文章

「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看見與你記憶中不一樣的教科書!
你對教科書的印象是什麼呢?是那個學生時期的噩夢來源嗎?或是死板板的內容配上一眼都不想再看的內容?正在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展出的「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可能會顛覆你的印象!策展團隊「美感細胞」近幾年推動美感教科書計畫與教育設計創新,以大眾學習記憶中具有共感的詞彙「OPEN BOOK」為主題,邀請大家走入展場、翻開課本,重新看見這個時代孩子們的學習風景。

初春,用藝術品獻上輕快的圓舞曲 Bluerider ART「Waltz 華爾滋」 – 雕塑三人展
這次展出的三位藝術家中,分別以紙、鋼材、壓克力作為創作媒材。一進到展場中,首先能看見層層疊疊的紙懸於空中,《MONTCANUS 2022-010》是這次展覽最吸引人目光的一個作品,德國藝術家安格拉・格萊札(Angela Glajcar)特別為了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的空間所創作。《MONTCANUS 2022-010》一字源自法文與拉丁文的組合:Montagne 山、Vulcan 火山。紙張水平堆疊起如座山,孔洞卻如火山垂直穿過雕塑,透過紙張的重力與輕盈型態造成強烈對比,用手撕裂的痕跡通過層層疊疊的光線折射,讓光在紙上作畫,產生了戲劇性的光影效果,構築出的多重空間開啟觀者對四度空間的想像。也因「火山」的主題,他在這件作品用上的紙材色溫都比以往更偏暖色。

還是活生生的展覽品們 “Calculus of an infinite rot, part 1”
藝術節 The Rhubarb Festival 從 1979 年開辦以來一直是藝術實驗的搖籃,鼓勵探索藝術創作和表演的新可能性。今年藝術節的總監 Clayton Lee 攜手身兼設計師和建築師的 Andrea Shin Ling,在世界上最大而且歷史最悠久的酷兒大眾劇場(queer theatre)——Buddies in Bad Times Theatre 帶來這項別具特色的計畫《無限腐爛的演算,第一章》(Calculus of an infinite rot, part 1)。

黃嘉祥Jasper巴黎展創作 《靈/肉遊走》開藝術對話
過去認識的黃嘉祥,是設計師、時尚圈常客,但他在40歲時毅然決然到巴黎投身藝術圈,2022年開春,他就在藝廊雲集的法國巴黎第三區托里尼當代藝廊 (Galerie de Thorigny) 舉辦個人展覽「靈/肉遊走」《De chair et d’âme》。

流瀉藝術之光 安卓藝術喬遷新空間全面升級 攜手跨世代藝術家前瞻未來|當代藝術聯展
橫跨2021年與2022年間,一抹閃耀之光照亮了文湖街……,照亮門面的兩件作品,大卷伸嗣的《重力與恩寵》與謝鴻均的《記憶的皺褶IV》,在安卓藝術新空間,以耀眼的「流光」點亮新的一年。安卓藝術歷經12個年頭,喬遷升級到藝文薈萃聚集的內湖大直,於2022年1月8日正式開幕「安卓4.0」新空間,並攜手21位藝術家帶來「流光:當代藝術聯展」。

銀座蔦屋THE CLUB 二度來台 Horizon Dreams of Color 光之域展現藝術家脈絡
日本東京銀座蔦屋書店旗下畫廊「THE CLUB」,在2022的1月帶著4位畫廊代理藝術家的重要作品以及新作二度來台,展開「Horizon Dreams of Color 光之域」Pop-up展覽。

聚集人文薈萃的藝術寶地 《八方新氣》新氣園開幕展「又見北投.都會斟酌」
在臺北這樣繁華的城市鬧區中,北投,沒有染上都會快節奏的氛圍,將傳統美學以及在地文化保留下來,吸引國內外的人們,來到此地感受具有土地脈動的熱情與能量,在時代洪流中發展出屬於北投的藝術人文。「新氣園」是八方新氣在臺北新的文化據點,前身為琉園水晶博物館,曾見證華人玻璃文化的誕生,此次以「又見北投.都會斟酌」展揭幕,在當代藝術家謝春德以及當代瓷器藝術家王俠軍,透過作品與北投薈萃連結,「又見」瓷器美學和工藝的變革。

細膩膠彩呈現大自然的真實與迷幻 高美館市民畫廊《物換星移的遊戲—黃鈴詠個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將於10月23日至12月19日推出市民畫廊《物換星移的遊戲—黃鈴詠個展》,假美術館地下樓B01展覽室登場。本展呈現藝術家黃鈴詠三個時期的作品,包含日本留學前、在日本求學期間及留學回國後三階段,她以厚重的顏料堆疊呈現出層次分明的透明感,展現與傳統膠彩畫之柔美形象截然不同的多元面貌。本展將於10月23日(週六)上午11時舉辦開幕式,藝術家黃鈴詠並將為購買畫冊的觀眾簽書紀念並進行現場導覽。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POWER「例外狀態」的藝術力量 洞見多元未來
藝術是人們最貼近內心的表達,對時代環境的最深刻情感告白。2021年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即將舉行,展會最大亮點,首次聚集十間台灣影響力參展畫廊,為了回應新冠肺炎對全球藝術產業造成的衝擊,共同發起計畫,以「ART POWER」(藝術力量)為主題之下,推出「例外狀態」單元,在各自展位以「展中展」呈現例外於主展區型態的項目,期待在多元型態的作品中串聯起台灣豐沛的藝術人文能量。這次在博覽會中以結盟合作、資源共享的方式組成專區,對藝術界提出共創時代框架外的全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