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生是一場野蠻的意外

蘇仰志,你或許聽過他的名字,去過他的展覽,知道過去的他做過體制內的資優生,為了當藝術家、創業,鬧過家庭革命,從設計進入教育領域,從藝術家成為教育家,成為「設計教育」的野蠻代表。他遊走在主流與非主流的邊界,長出新的野生植物,他的野蠻,為了他所相信的事情,勇往直前,創造例外。

喚醒非洲藝術的閃亮燈塔

在南非,直到1994年種族隔離正式結束前,黑人是被禁止進入博物館的。南非開普頓當代藝術博物館Zeitz MOCAA的落成,除了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當代藝術中心,也為非洲的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以優雅姿態揭示明日生活

「明日會更好」不再是口號。來回在車水馬龍的台北市中心,你的腳步或許未曾放慢,然而位於台北市精華地區的忠泰園區JUT COMPLEX,將人心所嚮人手所造的建築、藝術、文化與設計養分匯聚此地,低調用心地等待來此造訪的賓客都走進心底憧憬的生活場景。

Art Basel 2018 全球藝術指標聖地

托爾斯泰在《何謂藝術》一書中給出自己對藝術的定義,不應由「藝術使人感到愉悅」這種觀點出發,也就是說言語可以傳遞人們的思考和經驗,並將人們連結在一起。在2017年的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藝術家伍韶勁 (Kingsley Ng) 把電車幻化成行動相機暗室,取名為《25分鐘後》(25 Minutes Older),要人們靜下心來,重新感受生活,重新思考自身與城市間的關係。

超乎想像!藝術的力量如此強大-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為期兩天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於昨天結束,既然說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已不僅是表演,而是一場愛鄉愛土的運動,本刊就在現場訪問了幾位幕後功臣,才發現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不為人知的眾多效應。

巴黎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來台!告訴你法式美學如何迷倒這個世界

藝術中心很多,但1977年成立兒童藝術教育中心,龐畢度可說是蔚為先鋒,也成為全世界當代藝術中心起而效仿的典範。直到現在,若人們談論起建立美術館,就一定會談到兒童教育這一塊。

沉靜卻滿懷熱情的空間裝飾術

走入一個住宅,就像走入一個人的生活。家,濃縮了屋主的生活美學,如果以家作為主人的形容詞,那麼位在墨爾本的公寓Residence M,就像是一個漫行於紐約街頭的新女性,一身黑白著裝,看似冰山,骨子裡卻滿懷浪漫。

「太平洋的風」將滿懷部落故事的民藝品吹進你的生活中 Kamaro’an

Kamaro’an「住下來吧!」是由一群年輕設計師與花蓮部落藝術家攜手打造的在地工藝品牌,也是今年9月的巴黎時尚家具設計展Maison & Objet Paris, 簡稱M&O)的年度新銳設計師,

恐龍復活任務 走進侏儸紀公園的電影情節!

這一次的展覽看的不再是冰冷的恐龍標本,讓觀眾直接與恐龍近距離互動!這個充滿實驗性的【#DINOLAB恐龍實驗室-復活任務】特展,就今年暑假,要讓科普教育跨界美學藝術,點燃全民恐龍熱潮,挑戰你的好奇心與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