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真實的建築對話

形式的背後要隱藏意義,意義要能跟真實的建築產生對話。

移動中的歸屬感 奧地利設計雙人組

TEXT=Gail Lin             PHOTOS=Inga Sempé 「人生的歡樂來自我們接觸的新經驗,因此再沒有比每天面對不斷變化的地平線及不同的新太陽,更能令人喜悅。」–…

喚醒大眾對生活環境的重視

台灣塗鴉藝術家Reach,為台灣最早開始…

台灣設計 走向國際

TEXT= Hui-chun Hsieh 美學經濟當道,連一個漱口杯都需要美感,設計變成一門顯學,除了推出美觀實用的商品,我們還必須將它們行銷到國際上,本期特別專訪巴黎時尚家居展亞太總監Regina…

公共建築要有人使用才有意義

行一建築事務所的創辦人彭文苑建築師…

建築應該呼應環境

田中央建築事務所執行長杜德裕,認為雲門園區因為擁有好的氣質,因此成就讓人能沉澱下來的特性。

短暫且永恆的年度建築盛事

TEXT = Christine Chen 短暫且永恆,聽起來是如此矛盾,然而每年夏天我們依舊期待在倫敦肯辛頓花園裡的蛇型藝廊;一生一次,在尚未於英國土地上大有作為之前,全球建築大師都有機會在此實現前所未有的各種想像可能。 從2000…

沒有人,便沒有設計。

年輕的法國工業設計師Antoine Lesur,提…

Facebook 粉絲團

#永續設計,未來已來#

DFUN 設計風尚誌,從設計到人文,從獨立到跨界。陪伴大家走過近18年的歲月,報導過許多領域的先鋒與大師,此次也希望能再一次的邀請大家,與我們攜手走過這最後一次的對話與聊聊「永續」的未來趨勢。

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