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x400.jpg)
春遊故宮穿越時空 體驗古代市井小生活 《畫琳瑯—貨郎圖》特展於今日開跑

果然好新"器" |擺脫瓷器固有印象 來一場水果與器皿的饗宴

【專訪】時尚插畫家「張莉雯Liliz」用優美插畫提問:當代女性在時尚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究竟為何?

塵封五十年圓山東密道長這樣!設計團隊神還原圓山大飯店第一任總經理「孔二小姐」故居

李安榮獲「英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創下歷史

台灣都市更新、綠建築可以怎麼做?香港首座零碳環保建築項目參與者這樣說!

竟然可以這麼美!走進宋徽宗〈詩帖〉的科幻異想世界──故宮「魔幻山水歷險」數位展
設計師的一句話



新刊上市
「初心,因為……」
《第76期》
1號(封面)人物,我們試圖尋找一個這個時代共同的標竿語彙。
這期,從初心說起。
唐忠漢,懷抱著造夢與幸福的夢想;Henry,讓不同的人發聲,顛覆了網路時代前發言位置被壟斷的環境;廖人帥,無悔的創意生涯;張鈺萱,把對原生土地的感動化為美學行動。這群美學工作者,讓我想到江振誠很轟動的紀錄片「初心」。江振誠說,「完美」的最後一塊拼圖,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放下,一種回盼初心,內心滿足的快樂。「不需要其他人來幫我們打分數,我們自己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談談最近幾個發生在我們身上關於初心的設想。
有機會提案臺東和花蓮相關設計策展活動,一直迴盪在腦海裡的一句話是:「在文化的氣韻中,安住。」如韓國著名建築師承孝相說,用文化建立的城市是不容易倒塌的,因為那個城市不是存在於我們眼前,而是存在於我們的精神當中。我們的初心,不是形塑一個看得見的城市新風貌,更重要的是,設想一種從自身來歷出發的生活方式。
另外兩個我們關心的當代設計環境議題都和所謂的「進化」有關。
首先,人類發展的目標是什麼?生活的美好是什麼?科技解決了便利和效率,是否同時失去了什麼?我們邀請四位智能居家領域的專家,一起來思考科技與人之間冷暖的對峙或互斥關係,重新找回科技底下那塊溫柔的關懷。
虛擬世界在網路、AR、VR興起之後,從溝通介面到工具的使用,連DFUN從事的策展產業和空間議題都成了時興、抓眼球的重要利器。虛實之間,如何成為一種互補的或相乘的關係?也是這期的另一個重點。
和虛實相關的,我想到最近我們在文化部藝廊幫國立臺灣交響樂團75年「聽見臺灣的聲音」的一個策展。
策展交響樂團的歷史,我想到的第一個核心的命題是:如何把情感視覺化,音樂的極簡形狀是什麼?面對臺灣的人文風景、歌謠、歷史照片和紀錄片等內容形式,如何轉化成統一的空間策展佈局?
各種幾何圖形代表著不同的心理意義。例如圓形是種幸福和柔軟、矩形代表著一種穩定、三角形則有衝突、憤怒和疑懼感。交響樂傳遞的不正是人類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因此這次的整體空間氛圍我們就從幾何圖形的組構入手,甚至有殘缺的半圓……。「聽見臺灣的聲音」特展,全程成了隱喻式的旅程,音樂都在各種幾何圖形或衝撞或推疊或和諧的涵構𥚃,不再拘泥直觀的音樂符號形式。
有趣的是,利用文化部藝廊天花的鏡面,產生轉角的折射效果,不僅放大了視覺上的空間尺度並創造空間的虛實感。我想邀請大家思考的是:聲音、音樂、旋律,究竟是真實的或虛擬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