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我們的風景——2025 臺灣文博會在文化中療癒前行

TEXT / Krystal C.

2025 臺灣文博會開幕典禮於8月1日下午在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今年以「水風景」為主題,重返臺北辦理,展現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多樣面貌與國際交流實力。開幕式由文化部長李遠、立法委員張雅琳與吳思瑤、總顧問龔卓軍等人共同啟動,並邀請原住民創作歌手丹耐夫・正若以《林班歌》揭開序幕,為夏日文化浪潮注入一抹靈性詩意。

 

文博會開幕典禮邀請原住民創作歌手丹耐夫.正若演出專輯《林班歌》內曲目,歌聲中唱出臺灣林業發展中原住民擔任「林班」工作主力的生活。(photo credit:文化部)

 

本屆文博會延續去年於臺南創下的參觀佳績,規模更勝以往,不僅品牌商展規模擴大至932個攤位、超過650家品牌與IP內容進駐,更吸引逾60位國際買家參與,預計舉辦超過360場媒合洽商,展現臺灣文創邁向國際的積極步伐。文化部預估,今年參觀人次有望突破65萬,再創新高。

文化部長李遠(右2)、立法委員吳思瑤(中)及張雅琳(左2)在《穿霧之境》之境展區,體驗臺灣氣味風土的香氛。(photo credit:文化部)

 

文化部長李遠(左)於「臺灣萬水」地方特選館觀賞澎湖縣蚵殼珊瑚發財燈。(photo credit:文化部)

 

策展主題「水風景」由龔卓軍擘劃,透過「穿霧之境」、「有河之靈」、「接海之島」、「臺灣萬水」四大展區,呈現臺灣山海交織的文化風貌。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八月是颱風與酷暑交織的時節,但幸好有文化讓我們暫停、思考。」他以自身學習經驗出發,指出臺灣作為海洋之子,在面對災害與重建的歷史中,展現了療癒與自由的韌性,而文博會正是一場文化的療癒旅程,邀請全民一同參與。

2025臺灣文博會總顧問龔卓軍分享年度主題「水風景」將文化視為生態系,緊貼文化風土的脈絡,以展場的水氛圍與水體感來引導觀者。(photo credit:文化部)

 

開幕儀式中,貴賓手持象徵水波與乾冰的燈飾,共同開啟「水風景」意象;而丹耐夫・正若的歌聲則唱出臺灣霧林生態與原民林業文化,呼應展覽主題中的「穿霧之境」。此次展覽也引入聲音、氣味、走讀等沉浸式體驗,強調文化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讓參觀者在感官層面深刻體會臺灣水文與人文交織的景致。

(左起)交通部觀光署署長陳玉秀、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立法委員張雅琳、立法委員吳思瑤、文化部長李遠、國立故宮博物院政務副院長黃永泰、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總顧問龔卓軍、品牌商展總監汪麗琴,一同宣告2025臺灣文博會正式開幕。(photo credit:文化部)

 

除文化策展外,今年品牌商展將於8月5日至11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8月5至6日為專業買家日,8月7日起開放一般民眾入場。展場匯聚多元品牌、原創角色與跨界創意,並設有「日常+」快閃選物店,串聯文化與生活,創造文創商品即看即買的消費體驗。

 

2025 臺灣文博會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種文化流動與再造的實踐。主辦單位表示,「文化不只是殿堂中的展演,而是日常生活中不斷流動的能量」,邀請全民走入松菸與南港展覽館,共赴這場專屬臺灣的「水風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