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翻轉地方,文化是必須的根本 

今年的強震讓池上成為全臺注目的焦點。在這特殊的一年,前有疫情起伏,後有地震發生,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仍在鄉親們的堅持下仍然準時舉行。明年的池上秋收即將邁入 10 週年,多年來致力於池上藝文活動的台灣好基金會,今年也集結了應他們之邀駐村的藝術家,策畫《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記錄這些跨領域藝術家在池上所獲得的啟發。台灣好基金會持續帶著大眾領略池上之美。透過今年的這些活動,我們將在一年的尾聲,為大家梳理台灣好基金會多年來在池上活動的軌跡,以及他們為地方帶來怎麼樣的改變。

【一號人物】創造光榮感是認識地方的新途徑|黃銘彰

原先一直以雜誌編輯、文字工作為主的黃銘彰,在 2021 年的臺灣設計展第一次嘗試了策展工作。從「紙上的策展」跨進實體的策展,黃銘彰感受到一樣作為嘗試訴說故事的人,兩者有很多共通處卻又同時如此大相徑庭。嘉義出身的他,認為創造光榮感會讓在地的居民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更有感知,所以除了策劃兩檔以嘉義為主題的展覽外,也促使他近期回到地方,成立一個可以使大眾更認識並討論嘉義的平台,以創造認識地方新途徑去營造一個契機。

在稻田裡開一間小書店|晴耕雨讀小書院

從桃園的中壢火車站招了一輛計程車出發,沿路上經過擁擠熱鬧的中壢市區,道路一旁站立著各式各樣的樓房,隨著路程的行進漸漸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際的稻田,一手拿著手機搜尋 Google 定位,一邊看著周圍的道路狀況比對,那是一個連在地人都不太容易找到的地方。隨著我們越接近地位點,馬路也越來越狹窄,到最後只剩下一條單行道。路面也從原先平整的柏油馬路,變成有些起伏的泥土地。司機疑惑地看著眼前:「這裡真的會有店家嗎?」口頭上雖然繼續鼓勵他往前走,但是內心裡確實也懷抱著相同的不安。

【一號人物】尚若白專訪|鏡頭下的法式情調與臺式柔情

1995 年夏天,年輕的法國男孩認識了臺灣女孩,因此開始學中文,但因為從來沒到過亞洲國家,對於臺灣,他的腦子裡全是保守傳統的東方刻板印象。隔年 3 月,當他踏上臺灣的土地後,才發現與想像中完全不同,高樓林立、摩托車數量驚人,是他對臺北的第一印象。女孩帶他去吃西門町的「阿宗麵線」、南門市場的「金峰」滷肉飯和苦瓜排骨湯,一吃就愛上。他也在政大的貓空、九份的茶藝館裡發現,原來茶葉沖泡展開之後這麼美麗,原本在歐洲討厭紅茶,來到這裡又重新愛上喝茶。  因為與台灣多樣文化的邂逅,也讓尚若白培養出不同於歐洲導演的詮釋方式,因著台灣多樣又隱諱的雙層面貌,也讓他產生了東西方匯聚而成的曖昧的鏡頭語言、與含蓄的敘事方式。

【一號人物】Tom Rook 專訪|黑與白的筆畫間,無數種觀看臺灣的方法

來自英國、久居臺北的 Tom Rook 以他的獨特視野,畫下不同凡響的街道插畫。他細膩而微的作畫風格,靠的是以長久時間去實地走訪所累積下來的,也因而讓他對臺灣有著迥異於在地人的觀察與思維方式。眺望整個臺灣,乃至世界上的更多城市,Tom Rook 以一隻代針筆,在黑與白的筆畫間,創造了無數種觀看城市的方法,也以他獨樹一格的眼,帶領大家欣賞臺灣那些「不完美的美」。

M&O 2022 秋季展 What’s New 獨家軟裝設計趨勢-色彩之於設計

顏色實際上能產生不同的能量與意義。如同 Ron Arad 所設計一系列大膽的紅色家具,從 Verner Pantone 的經典的潘頓椅到 Pierre Paulin 設計的扶手椅都曾使用紫紅色,草地綠色圍繞著 Bouroullec 兄弟的設計之一。而 Sabine Marcelis 於 Vitra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的展覽《Colour Rush》(2022年5月-2023年5月)以色彩作為關鍵,重新詮釋約 400 件經典館藏。不同時期和風格的家具單品按顏色陳列,致敬色彩於各時期及風格設計中所發揮之作用,進而了解色彩為何是居家和家具設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022 Novum Design Award 公布得獎名單!瞧瞧有哪些臺灣之光獲獎

備受矚目的 Novum Design Award 在日前公佈了 2022 年的得獎名單。Novum Design Award (簡稱 NDA) 是一個世界領先、品質證明的設計獎。 NDA 底下的獎項包含了建築設計類、室內設計類、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類、家具設計類、數位藝術與平面設計類、包裝設計類、產品設計類、時尚與紡織設計類、攝影和照片處理設計類。讓我們來瞧瞧建築與空間的設計有哪些得獎亮點,其中又有哪些臺灣之光吧!

兩大展區本週接力登場!2022 文博會在港都「群島共振」

散落於光榮碼頭週邊的展館,如在海洋中各自佇立的小島,以如航線般的輕軌連結,在創造與體驗間向外輻射震波,觸發「群島共振」,在熱烈島嶼親身體驗每一次的壯遊。被譽為亞洲最大文創盛事的臺灣文博會 2022 年移師港都高雄,以群島共振為題展開文化動態想像,主視覺透過強烈鮮明的表現手法回應本屆文博的性格,視覺元素扣連環海與群島意象,以交錯綿密的紋理結構出視覺上強烈的動態感受,由「共識」裡共振出更大的文化動能。

兼顧減碳與健康,與『綠洲 OASIS 室內蔬菜製造機』一起跟上全新蔬食風尚!

好在,最終我們所看到的『綠洲 OASIS 室內蔬菜製造機』十分成功,收到的客戶們愛極了這位定期出產健康蔬菜的小農夫。驚艷的群募贊助者告訴周信宏這台機器遠超出他們的期待,不僅實品跟照片中一樣漂亮,原本擔心幫浦會有過大噪音、機器很難組裝或蔬菜長不好,這些都沒有發生,反而在參與種植的過程中,確保自己和家人吃下沒有施用農藥的蔬菜,得到了一份安心的踏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