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邊境的遊戲」—臺灣與拉丁美洲街頭藝術交流計畫

台北國際藝術村獲文化部臺灣與拉丁美洲交流合作補助支持策畫「臺灣與拉丁美洲街頭藝術交流計畫」。延續著2020年與竹圍工作室合作之〈想像中的國度:台灣與拉丁美洲的交往〉,2021年臺灣與拉丁美洲街頭藝術交流計畫更鎖定「街頭藝術」作為彼此交流的主題。此計畫呈現的四件作品以寶藏巖作為基地,每件各佔據了寶藏巖村落中的一面牆。

用畫筆畫出台灣軟實力 用眼睛瞧見動漫新未來

誠品畫廊自2007年首次舉辦日本動漫藝術家松浦浩之(Hiroyuki MATSUURA)Ultra New Visions個展,即長期關注動漫美學。2021年,誠品畫廊持續探尋動漫美學更多可能,我們邀集全亞洲具動漫基因的青年創作者,於後疫情時代的台北松菸誠品畫廊展出。

感受畫筆魔力 彼得・辛莫曼方法論──後設圖像油畫個展

彼得‧辛莫曼(Peter Zimmermann)長達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擅長透過環氧樹脂堆疊出一件件絢爛作品。而本次展覽將不同於以往的創作氛圍,透過藝術家獨特的「後設」手法中,透過油畫展現在色彩空間與科技圖像中的平衡,隨著畫筆開啟自我對話和反思,非常榮幸台灣能夠邀請彼得‧辛莫曼於路由藝術舉辦個展。

歡迎光臨謝春德的創世寓言 NEXEN 時間之血平行宇宙系列最終章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疫情警戒降為二級後,陸續推出臺灣重要且具代表性藝術家的展覽,特別策劃跨界藝術家謝春德的「NEXEN 時間之血—平行宇宙系列最終章」展覽,展出包括攝影、雕塑及裝置等多件作品,呈現藝術家50年的創作內涵。

亞洲規模擴編《立木畫廊》進駐臺北!快來收進藝文口袋清單

於2013年首次立足香港的《立木畫廊》,是最早進入亞洲市場的西方畫廊之一,後來畫廊擴展到韓國,並於2017在首爾開設新藝文空間據點,最近宣布將在臺北大安區開設季度性展覽空間啦!象徵性的第一個落地臺灣的實體空間,由上海建築師Neri&Hu設計,將連結起畫廊的全球規劃與充滿活力的地區文化,並策劃以兩個接力展覽於8月3日開幕,要為大家帶來嶄新藝文活力!

德國藝術家安德烈.古登拉斯個展【抽象常態】

出生於1987 年的德國藝術家安德烈.古登拉斯(André Gudenrath)將於路由藝術展出首次台北個 展:「抽象常態」,藝術家擅長利用日常所見之物進行藝術創作,例如使用木材、紙板、泡綿、塑 料…以重新編排組合所選物件,建構出全新的視角與火花,勾起人們對日常之物的好奇與沉思,傳遞 圖像特徵和物質美學的概念含義。

遇見新生代的雕琢 《琢木探形:臺藝大七人木雕聯展》

多納藝術此次與臺藝大雕塑系聯合展出藝術家芝田典子、姜運威、賀泉融、陳家邦、林芝萱、林芳瑜、江慧琳等七位同學有較明顯的創作脈絡,並有一定的創作表現能力與創作能量,他們的作品不只能在校內外獲得肯定,江慧琳甚至曾在國際木雕競賽中獲得大獎。他們來自日本、澳門及台灣各地,每個人創作各具特色,難以歸類比較,所以採用木雕創作過程中「雕琢」特色,將展名以「琢木探形」來命名。

12顆鏡頭拍出希望 「百達攝影獎」上海北京辦首展

國際頂尖藝術獎項「百達攝影獎」將於上海和北京舉辦首展,以攝影和可持續為命題 透過鏡頭的力量吸引世界對環境議題的關注。

高美館2021夏季強檔鉅獻《泛.南.島藝術祭》

《泛.南.島藝術祭》由館長李玉玲擔任總策展人,札拉・斯坦霍普(Zara Stanhope,紐西蘭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館長)與魯本.福連德(Reuben Friend,紐西蘭帕特迦藝術博物館館長)擔任國際策展顧問,與高美館策展團隊共同以島嶼作為關注基準點,擁抱海洋流動、去疆界的特質,歷時近三年紮實的研究踏查,推出既包含國際藝術語彙、又融貫在地文化脈絡的跨域展演,期以本展構築出高雄這座海洋城市的全新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