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姚謙 心之所向的沐浴文化
創作是誠實的,是赤裸的,也是孤獨的。身為華語樂壇知名音樂人,姚謙與「孤獨」的相處如魚得水,也在獨處中了解自己最真實的渴望與聲音。

遊移的設計況味 專訪蕭青陽
「在那個年代形成的,後來的年代無法取代。」── 蕭青陽
對設計者而言,設計的創發場域會在哪?是不斷翻新時尚潮流的都會中,還是在總會令人驚豔的自然裡?設計讓人選擇停駐、再深入挖掘,還是讓人選擇流浪、不斷探索?此次DFUN雜誌專訪到近期用雙腳深入美國沙漠、日本高山,甚至跑過多個台灣

花叢裡的職人品味 專訪凌宗湧
當我們已為生活打理出一套專屬品味時,隨身配件更是提升質感的最佳點綴,由一個人的隨身物品即可洞察其生活態度及品味,凌宗湧將內斂優雅的東方哲學徹底展現於花藝之中,除了在台灣已有毅不可搖的地位,近年亦活躍於對岸,蜂擁而至的合作邀約帶來頻繁的旅行,DFUN編輯團隊好奇像凌宗湧這樣在

Moreno Ratti VS 客座編輯 林彥穎
TEXT = Chelsea Wu
在近幾年,復古浪潮席捲設計圈,大家試著將烙印在過去的美好藉由設計重現於現代。臺灣東部蘊藏豐厚的大理石,如墨暈染和著蛇紋的大理石是人們記憶中花蓮的顏色,而富有石材文化的臺灣,也正在思量著大理石與生活美學的結合。
今年八月《研石造物—…

共有.走出去!
TEXT = DFUN編輯部
設計思維就如同敏銳的觸角,隨著時代更迭,感知著環境與人們的變化,進而為人們開啟新的生活方式。面對在地化的新趨勢,邵唯晏認為,空間的設計不應該只是豎起高牆,將裡和外果斷地隔絕,切割環境和建築的連結,而是應該嘗試模糊冷硬的邊界、進而拓展共有空間。這樣翻轉空間的新思維,成為當代民宿設計的另一抹風景。
看見空間的本質
從「築」字的解構,將設計研究室命名為「竹工凡木」的巧心,道出邵唯晏做設計的核心觀念:每個設計師要看到別人不能看到的,而不是自己表面那層的意義。在邵唯晏2016…

喜愛工業時代不代表唾棄新科技
我喜愛工業時代、蘇聯構成主義、包浩…

設計界型男大叔 石川容平
石川容平(Yohei Ishikawa)出生於反戰意識激昂的六零年代,獨立思考的他拒絕所有制式規則,不追尋大師腳步...

張毅 文化荒漠裡的先行者
在最喧囂的時代裡選擇穿越美學界線,在最荒涼的草原中追逐一場看不見盡頭的夢,面前所有決擇忠於自己;他是張毅...

默契絕佳 設計兄弟檔 Ronan & Erwan Bouroullec
提起設計雙人組第一個跳進腦海的就是Ronan & Erwan Bouroullec,這對來自法國的兄弟檔從1998年聯手合作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