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獨立書店專題|為什麼實體書店應該繼續存在?-李惠貞專訪

未來是否還有實體書店存在的可能性?和實體書店屬於同一個生態鏈的出版業,也正在面臨閱讀市場萎縮的現實,紙本書籍不再是現代人獲得知識與情報的唯一途徑,新興的網路媒介與更多樣化的試聽體驗,正侵蝕著持續降低的閱讀人口。出版業與書店業,各自在不同的上下游裡躊躇這樣的環境變化。難道實體書店與紙本閱讀真的會消失嗎?本期的 DFUN 帶著大眾的共同疑問,除了邀訪出版社的資深編輯以外,也決定親自走訪一些實體書店,好好觀察他們面對眼前的市場變化。同時,也讓我們藉由這次的機會去思考實體書店未來的存在價值與意義。

【一號人物】長友大輔專訪|日式設計粹取的亞熱帶風情

「我來自日本,幾年前來到我太太的家鄉,如今很榮幸成為臺灣設計圈的一份子,未來會盡我所能貢獻這片土地。」2016 年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上,一位日本設計師獲獎上台致詞,格外引人注目。  夏日清晨,在青田街巷弄裡的咖啡店。長友大輔穿著清爽俐落的黑色上衣,臉上堆滿笑容。他的神采與台上致詞的模樣相去無幾。這次聊的不只是設計,而是他豐富精彩的生命經歷。台灣這塊土地的風貌與特殊的人文景觀,讓長友大輔的設計觀點從東方的溫潤細膩中,也衍生出了異國的多樣包容性。從產品設計一直到建築空間,長友的作品同時具有跨國的思考與在地的方法。

【一號人物】尚若白專訪|鏡頭下的法式情調與臺式柔情

1995 年夏天,年輕的法國男孩認識了臺灣女孩,因此開始學中文,但因為從來沒到過亞洲國家,對於臺灣,他的腦子裡全是保守傳統的東方刻板印象。隔年 3 月,當他踏上臺灣的土地後,才發現與想像中完全不同,高樓林立、摩托車數量驚人,是他對臺北的第一印象。女孩帶他去吃西門町的「阿宗麵線」、南門市場的「金峰」滷肉飯和苦瓜排骨湯,一吃就愛上。他也在政大的貓空、九份的茶藝館裡發現,原來茶葉沖泡展開之後這麼美麗,原本在歐洲討厭紅茶,來到這裡又重新愛上喝茶。  因為與台灣多樣文化的邂逅,也讓尚若白培養出不同於歐洲導演的詮釋方式,因著台灣多樣又隱諱的雙層面貌,也讓他產生了東西方匯聚而成的曖昧的鏡頭語言、與含蓄的敘事方式。

【一號人物】Tom Rook 專訪|黑與白的筆畫間,無數種觀看臺灣的方法

來自英國、久居臺北的 Tom Rook 以他的獨特視野,畫下不同凡響的街道插畫。他細膩而微的作畫風格,靠的是以長久時間去實地走訪所累積下來的,也因而讓他對臺灣有著迥異於在地人的觀察與思維方式。眺望整個臺灣,乃至世界上的更多城市,Tom Rook 以一隻代針筆,在黑與白的筆畫間,創造了無數種觀看城市的方法,也以他獨樹一格的眼,帶領大家欣賞臺灣那些「不完美的美」。

【一號人物】伊萊恩專訪|不只是蓋出居所,建築是一種創造

伊萊恩起初為了學習風水而來到臺灣,因緣際會在此停留,並獻給臺灣許多出色的設計。我們從幾個他的設計案例談起,並回歸到對建築「超越實用性」的理念所在。在臺灣美好的自然環境與開放的人文影響下,一起探究這位從西班牙遠道而來並選擇留下的建築師,與臺灣產生了怎樣的美學互動,他又如何把「超越實用性」這個貫串他職涯的理念,應用在世界上不同角落的設計當中。

首次在臺登場!FLAME TP 台北錄像藝術博覽會迎向創作未來

作為「FLAME HK 香港錄像藝術博覽會」的延續,2022 FLAME TP 台北錄像藝術博覽會將會是台灣第一個錄像藝術博覽會,突破畫作、雕塑等傳統媒材的框架,選以錄像、VR、AR、NFT 等多元領域作為展出創作的載體,沿革出新的藝術傳承。此博覽會不僅代表著創新和延續,更代表著藝術家、創作者們面對未知的勇敢和視野,為藝術世界激發著無限可能性。

臺灣工藝參與 M&O!搶先一探「Taiwan Crafts & Design」主題館

往年總是大放異彩的「Taiwan Crafts and Design」,本次在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簡稱工藝中心)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簡稱貿協)於整合文化工藝與商業經貿的合作理念下,首次以更大的規模與開放的策展空間,以「居家工藝方程式(The Taiwanese Crafts Equation)」為題,在 M&O 最能代表全球以及當代設計趨勢指標的7號展廳「Signature 主題館」隆重亮相。基於 M&O 展覽大會「Meta Sensible」的「meta」核心理念,「居家工藝方程式」內涵上借用數學方程式中干擾變數、自變數和依變數的互動關係,來暗示臺灣工藝創作者在亂局中努力沈澱自我,透過物件創作來重整生活、傳遞幸福。

2022 Novum Design Award 公布得獎名單!瞧瞧有哪些臺灣之光獲獎

備受矚目的 Novum Design Award 在日前公佈了 2022 年的得獎名單。Novum Design Award (簡稱 NDA) 是一個世界領先、品質證明的設計獎。 NDA 底下的獎項包含了建築設計類、室內設計類、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類、家具設計類、數位藝術與平面設計類、包裝設計類、產品設計類、時尚與紡織設計類、攝影和照片處理設計類。讓我們來瞧瞧建築與空間的設計有哪些得獎亮點,其中又有哪些臺灣之光吧!

兩大展區本週接力登場!2022 文博會在港都「群島共振」

散落於光榮碼頭週邊的展館,如在海洋中各自佇立的小島,以如航線般的輕軌連結,在創造與體驗間向外輻射震波,觸發「群島共振」,在熱烈島嶼親身體驗每一次的壯遊。被譽為亞洲最大文創盛事的臺灣文博會 2022 年移師港都高雄,以群島共振為題展開文化動態想像,主視覺透過強烈鮮明的表現手法回應本屆文博的性格,視覺元素扣連環海與群島意象,以交錯綿密的紋理結構出視覺上強烈的動態感受,由「共識」裡共振出更大的文化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