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號人物】王采元專訪|物理系理性思維×承自父親的人文薰陶
從臺大物理系畢業的王采元,在畢業前踏入了室內設計領域學習,並於不久後開始接案執業。這些年來,她所遇到的挑戰不僅僅在跨領域上而已,年齡與性別也一同築出了一道難以翻越的牆。王采元在職業生涯中牢牢記著父親常說的話:「空間是長出來的。」,並且也在體制以外長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一號人物】黃子溱專訪|財金背景與直爽之心×溫潤如詩的空間設計
財金背景出身的黃子溱,在國外攻讀研究所時意外接觸了設計專業。後來走入設計界的她,現在不僅是建築、空間設計的設計師,還對軟裝抱有濃厚的興趣。除了財金背景帶來的成本概念優勢外,黃子溱還隱含了更多常人難以一眼看透的不凡。本專訪將從幾個她經手的特殊空間設計案件,爬梳黃子溱一路走來至今的設計人生。

【一號人物】城兆緯專訪|森林系的田野研究 × 詩意的凝視
不少當代設計都聚焦在談論新思維新方法,但是如果沒有實際的驗證,再多的創意到最後都會讓人略顯疲乏。城兆緯,二十年前曾經被視為跨領域的其中一位指標人物,因為跨領域的背景與強烈的個人風格而受到矚目。在那個社會仍略顯保守的時代,城兆緯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去嘗試打開不同領域之間的窄門,親自投入時間與心力去驗證這些方法的可行性。二十年過後,他在這些查證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兼顧減碳與健康,與『綠洲 OASIS 室內蔬菜製造機』一起跟上全新蔬食風尚!
好在,最終我們所看到的『綠洲 OASIS 室內蔬菜製造機』十分成功,收到的客戶們愛極了這位定期出產健康蔬菜的小農夫。驚艷的群募贊助者告訴周信宏這台機器遠超出他們的期待,不僅實品跟照片中一樣漂亮,原本擔心幫浦會有過大噪音、機器很難組裝或蔬菜長不好,這些都沒有發生,反而在參與種植的過程中,確保自己和家人吃下沒有施用農藥的蔬菜,得到了一份安心的踏實感。

【一號人物】劉辰岫專訪|不執著形式,找出好敘事
沒聽過人嶼,也應該看過他們的作品,不管是將玉山山巒輪廓化作設計元素,抑或是將藥丸作為創作材料,每一個人嶼的創作都令人印象深刻,創辦人劉辰岫對於不斷實驗、不斷嘗試的實驗室手法,有一套自己多年來總結的想法。

【一號人物】Krista Kim 專訪|把真實世界以更好的姿態搬進元宇宙
隨著Facebook將品牌重整為Meta,也把元宇宙的概念拋到了大眾眼前,震撼了科技、藝術及許許多多的相關產業,NFT也隨之風生水起。Krista Kim是在這個領域創作的佼佼者之一,在多年前以社交軟體為本的Web 2.0才正爆起的年代,她對未來就早有了清晰想像。時至今日,她主導的多件作品已成了ART BASEL、蘇富比及數位交易市場所青睞的寵兒。當我們對曾經視為科幻的未來想像愈發清晰時,加密貨幣、NFT、虛擬實境,早就是Krista Kim創作的最佳利器。

【一號人物】范承宗|古老「織」慧下的藝術靈光
在一次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原本不感興趣甚至有點排斥的竹藝,在與老師傅合作的過程中瞭解到傳統工藝裡所蘊含的老智慧及傳統文化,深深吸引著范承宗,就此愛上傳統工藝。雖然說范承宗總是默默的在做自己的熱愛的事,但其實為了自己喜愛之物和理想做努力,就是在間接地影響他人。在每一次的作品與展覽中,他都再次向臺灣大眾詮釋傳統文化的美,透過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深深喚起臺灣人對於本土文物的珍愛。

【一號人物】袁世賢|人生不設限的空間藝術家
在大安區巷弄裡,藏著一位操刀過許多知名商業空間的厲害人物,不只設計創意突破框架、更同時能夠讓每個品牌保留獨特性,為臺灣飯店業、餐廳業帶來一股全新活力。這位設計總監,有著許多國內外經歷,累積起深厚且充滿想像力的本心與內涵,每個空間經過他的設計就像被施展了魔法,就像魔術師總能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意境,而平時的他其實處事低調,專心致志於作品、工作上面,即使已經獲得無數獎項,達到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成就,仍然保持初衷不斷前進,他是-袁世賢,創立呈境設計,經營理念就如同他對作品的熱情:「設計沒有停止的時候,設計必須不斷的開始,在不斷的開始中找尋各種可能性。」面對任何機會,他認為只有說了YES!才能創造更多可能,才能打造出能夠體貼大家的美好空間。

【一號人物】麥羨雲|時尚世界的說書人
從小就有藝術天分的麥羨雲非常喜愛繪畫,但由於父親是從事電子產業,礙於家裡的反對而選擇了台大物理系。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出社會後依照著自己的興趣,一步一步成為了頂尖的時尚攝影師。
「攝影真的是我這輩子的唯一了」麥羨雲誠懇地述說著,他的職念(職業理念)很純粹,有一種為了愛可以不顧一切的炙熱感,可以說是頑固也可以說是癡情。就算無法在光鮮亮麗的國際時裝週一展長才,麥羨雲也希望能夠在世界的一角幫助業界,這樣的他無論在哪一個位置皆能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