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冰島藝術家「索迪絲.阿德丹斯多堤:熱浪期間的對話」
EDIT / Timmy Lo
路由藝術台北Nunu Fine Art Taipei 的計畫空間(Project…

【雙週專題】遠離都市喧囂 夏日異國風旅宿指南
暑假伴隨著炎炎夏日來到,今年終於可以正式離開口罩的束縛,好好享受艷陽高照的假期了!今夏DFUN嚴選了五間別具風情的異國風飯店,透過「食、住、樂」及五感全方面的觀察,感受各地濃濃的異域風情,享受「身在臺灣,如臨異國」的奇妙體驗!
TEXT…

以藝術為線 驅動地球永續的風箏長飛|張逸羣
TEXT…

啟動啟扉計畫2.0 樂齡教育起飛設計實現落地
三月…

翻轉地方,文化是必須的根本
今年的強震讓池上成為全臺注目的焦點。在這特殊的一年,前有疫情起伏,後有地震發生,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仍在鄉親們的堅持下仍然準時舉行。明年的池上秋收即將邁入 10 週年,多年來致力於池上藝文活動的台灣好基金會,今年也集結了應他們之邀駐村的藝術家,策畫《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記錄這些跨領域藝術家在池上所獲得的啟發。台灣好基金會持續帶著大眾領略池上之美。透過今年的這些活動,我們將在一年的尾聲,為大家梳理台灣好基金會多年來在池上活動的軌跡,以及他們為地方帶來怎麼樣的改變。

【一號人物】以身體記憶來轉化生命經驗|李靖農
李靖農和主理的非典策畫的團隊以獨特的方式協作,在各個不同的計畫間嘗試以「身體記憶」及「生命經驗」來為每個觀看的人留下特殊印象。他跨域的背景及不同尋常的工作思維,使得所策畫的展覽及委託製作的影片都極具可看性,比如他們已經規劃了兩屆的「新北閱讀節」,今年獨特地利用五感來拓展閱讀的可能。本次專訪帶領讀者一起探究李靖農如何「以身為度」,來看待策展這件事。

【一號人物】尚若白專訪|鏡頭下的法式情調與臺式柔情
1995 年夏天,年輕的法國男孩認識了臺灣女孩,因此開始學中文,但因為從來沒到過亞洲國家,對於臺灣,他的腦子裡全是保守傳統的東方刻板印象。隔年 3 月,當他踏上臺灣的土地後,才發現與想像中完全不同,高樓林立、摩托車數量驚人,是他對臺北的第一印象。女孩帶他去吃西門町的「阿宗麵線」、南門市場的「金峰」滷肉飯和苦瓜排骨湯,一吃就愛上。他也在政大的貓空、九份的茶藝館裡發現,原來茶葉沖泡展開之後這麼美麗,原本在歐洲討厭紅茶,來到這裡又重新愛上喝茶。 因為與台灣多樣文化的邂逅,也讓尚若白培養出不同於歐洲導演的詮釋方式,因著台灣多樣又隱諱的雙層面貌,也讓他產生了東西方匯聚而成的曖昧的鏡頭語言、與含蓄的敘事方式。

現實與虛擬對撞的多重宇宙:樂觀做夢的同時,別忘了思考世界|原宇宙+1
「原宇宙+1」是JJP與成大建築系共同合作的全系跨年級垂直競圖。JJP以「『原』宇宙+1」為題,對應著無限數位想像的「元宇宙」。在真實世界中,人有盥洗、醫療、飲食等需求,更面臨許多迫在眉睫的環境議題,無法單靠想像來達成。因而JJP主張議題須於真實世界落地,促使學生誠實面對現實,以有效的推導、合乎判斷的基準、可預見的發展期程,加上一點「元宇宙」的想像來完成設計。本期專欄特別訪問JJP品牌長謝偉士,作為本次「現實與虛擬對撞的多重宇宙」對談專欄「原宇宙+1」的代表,看看他對元宇宙、沈浸式未來與建築的關係有怎麼樣的新思考。

【一號人物】劉辰岫專訪|不執著形式,找出好敘事
沒聽過人嶼,也應該看過他們的作品,不管是將玉山山巒輪廓化作設計元素,抑或是將藥丸作為創作材料,每一個人嶼的創作都令人印象深刻,創辦人劉辰岫對於不斷實驗、不斷嘗試的實驗室手法,有一套自己多年來總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