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樂譜:NTSO八十週年音樂旅程特展,讓聲音成為臺灣的記憶軌跡

TEXT / Krystal C.

PHOTO CREDIT /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走進臺中國家歌劇院忘我廳,四周的光影、紙張、樂聲與環境共同編織出一條「音樂時光隧道」。這裡正展出的,是由創藝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TSO)打造的八十週年特展《時間的樂譜》,展期自 11 月 15 日起至 12 月 7 日,邀請觀眾在跨越時代的策展之間,重新閱讀這支樂團如何以八十年的聲音陪伴臺灣成長。

《時間的樂譜》特展以沉浸式光影與音樂構成入口氛圍,帶領觀眾走入國臺交八十年的時光隧道。

 

1945 年開始,以音樂形塑一個島嶼的精神風景

1945 年戰後初期,臺灣仍在重建的紊亂中,一群音樂家創立了臺灣首支官方職業交響樂團。音樂在當時既是慰藉,也是一種對未來的想像。NTSO 的作品與足跡,隨後成為臺灣文化發展的重要註記:從戒嚴年代的文化萌芽,到當代自由社會的多元聲音,歷史的每段轉折都能在樂團的演出記錄裡找到坐標。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照,記錄樂團在八十年旅程中的當代樣貌,也象徵著臺灣交響文化的持續推進。

 

國臺交團長歐陽慧剛也在開幕致詞中分享,樂團走過八十年的旅程,最珍貴的是在不同年代都能以音樂陪伴土地與人。他提到,許多演出都發生在非典型的舞台上,從校園到偏鄉、從戶外草地到國際舞台,累積出的,不僅是演出的次數,更是與社會共同呼吸的經驗。「國臺交的歷史,是一段段音符與人相遇的過程,也是臺灣文化前進時最真實的聲音。」歐陽慧剛說,這次特展正好提供一個回望的機會,也提醒大家未來仍要以同樣的信念繼續向前。

國臺交團長歐陽慧剛於特展開幕現場致詞,談及樂團八十年以來在臺灣土地上的深度連結,並分享國臺交以音樂陪伴不同世代的使命與願景。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在開幕典禮上指出,國臺交八十年的歷程,映照著臺灣文化發展的步伐。她提到,自 1945 年創立以來,樂團陪伴臺灣經歷社會變動、文化轉型與藝術蓬勃的多個階段,這段歷史既包含舞台上的光芒,也包含深植地方的默默耕耘。王時思認為,《時間的樂譜》並非單純的歷史回顧,而是一次面向未來的整理,讓世人看見臺灣音樂如何在土地上生根,並以開放、共享的精神與國際接軌。她也強調,文化部將持續支持樂團前行,讓交響樂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使臺灣的聲音被更多世界聽見。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於開幕典禮致詞,談及國臺交八十年歷程在臺灣文化發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千張樂譜縫成禮服,彷彿看見八十年的能量被重新編織

特展入口由首席客席指揮水藍的身影引領觀眾步入展場。迎面而來的亮點,是由客籍服裝設計師黃秀瑾以上千張樂譜拼縫而成的禮服──如波紋般的褶層、胸前展開的羽狀結構,都像是在說明八十年累積下來的聲音如何向外延展。

設計師黃秀瑾以千張樂譜縫製的長擺禮服,象徵八十年間累積的音樂能量,是展場最受觀眾注目的亮點之一。

 

五大展區,將「臺灣交響文化」轉化成可被看見的敘事

展覽以「國臺交之音 如珍珠奶茶 走遍全世界」作為起點,透過互動地圖呈現世界巡演的足跡,讓觀眾理解臺灣的聲音如何一步步踏上國際舞台。步入下一段「舞台之外的風景」,偏鄉巡演與行動舞台車的紀錄重新回到眼前,音樂穿越城市、田野與山林,在影像中顯得鮮明,也映照出樂團長年走入生活現場的樣貌。

 

「精彩瞬間」則以影像與聲音串起不同年代的經典舞台片段,像把觀眾帶回各個時期的觀眾席,再次聽見當時的呼吸與脈動。接下來的「樂章的舵手」,以歷任團長與指揮的故事描繪樂團的重要推手,呈現音樂方向與文化定位如何在時代變化中逐步形成。最後的「聲音的記憶」則以口述訪談、早期錄音與珍貴樂譜串起八十年的文化脈動,讓觀眾在聆聽與閱讀之間重新感受國臺交與臺灣社會共同走過的每個階段。

國臺交副團長林麗如(右 3)於《時間的樂譜》展場中進行導覽,以策展視角梳理樂團八十年的歷史線索與文化脈絡。

 

文物首次亮相:一部可被親手翻閱的交響樂史

展場也展示多件首次公開的重要文物,如首任團長蔡繼琨的指揮棒、創團首場節目單、早期盤帶與珍貴照片。這些物件像是從歷史縫隙中取出的證物,讓觀眾重新理解音樂與社會如何相互影響。

第一任團長蔡繼琨使用的指揮棒,由前省交首席林文也捐贈,珍貴物件見證了國臺交創團初期的精神與歷史起點。

 

第三任團長戴粹倫的指揮棒,同樣由前省交首席林文也捐贈,象徵著樂團在草創年代的重要推力與承先啟後的傳承。

 

為下一個八十年留下起點

首席客席指揮水藍說,他對國臺交最深刻的印象,是團員之間在音樂中的默契與信任。「只有彼此信任,聲音才能擁有更大的能量。」這份精神如今仍深植樂團文化之中,也成為展覽想傳達的核心價值。

國臺交首席客席指揮水藍表示,從接任起便深刻感受到樂團將音樂帶往臺灣每個角落的使命,而這份精神延續至今,深植於每位團員心中。

 

《時間的樂譜》既是回望,也是向前的提示。在臺灣的文化座標上,NTSO 用八十年描繪了一條以「聲音」與「人」交織而成的軌跡。下一個樂章將如何展開,或許就從觀眾推開展場大門的那一刻開始。

 

展覽資訊——「時間的樂譜—國立臺灣交響樂團80年音樂旅程」特展

展期|即日起至12月7日,11:30-21:00(週五及週六至22:00、週一休館)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忘我廳(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承辦單位|創藝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系列活動一覽——NTSO 80 週年【臺灣.交響80賀】

水藍 × 陳毓襄 團慶音樂會

11/20、11/21|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

 

交響大會串系列(11/22)

11:00《當孟德爾頌聽見張雨生》|14:00 小約翰史特勞斯 200 週年|17:00「歡樂頌」跨界合演

地點|衛武營音樂廳

 

戶外音樂會(免費)

我的音樂伸展台|11/22 17:45|衛武營

NTSO 交響派對|11/08、11/22 19:00|圓滿戶外劇場/衛武營

 

團慶音樂會|簡文彬 × 國臺交(直播)

11/29 15:00|國臺交演奏廳

 

專題講座|2025 NTSO 華山論樂

7/24、8/28、9/4、10/16、11/13、12/4|華山園區拱廳

 

更多展覽與音樂會詳情,歡迎至 NTSO 官網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