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三紀念・百世流芳——「陳澄波百三特展」溫柔開展,勾勒台灣現代藝術的文化地景
TEXT / Krystal C.
2025年適逢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尊彩藝術中心特別響應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所舉辦的紀念大展「⾛揣・咱的所在」,同步推出「陳澄波百三特展」,於8月2日至11月2日於台北尊彩藝術中心二樓展覽館展出,精選藝術家1924至1947年間創作的二十餘件珍貴油畫,呈現他筆下跨越台灣、日本東京與中國上海三地的文化記憶與情感風景。
此次展覽聚焦於陳澄波藝術旅程中對土地、人文與時代的深切回應——不論是嘉義的街景、淡水觀音山的晨光,或是暮色中的漁港風景,皆可見藝術家以繪畫紀錄台灣從農業、漁業到現代工業發展的轉變。作品既具歷史見證價值,更深刻傳達出他對生活環境與社會脈動的溫柔凝視。
_1933_油彩畫布_91x116.5cm.jpg)
《西湖春色(二)》融合倪雲林與八大山人筆法,展現他對傳統山水的深刻理解,白舟悠遊、樹影斑斕,陳澄波筆下的西湖如詩如畫,亦為其再度入選帝展的代表之作,展現他對理想風景與人文意境的極致追求。(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運河》融合東方水墨構圖與西方透視技法,描繪1930年代蘇州運河現代化風貌。畫面中工廠煙囪與舟船交錯,展現陳澄波對城市與現代性的關注,亦體現他將傳統美學注入當代語境的創作實驗。(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陳澄波素來擅長融合人與自然的意象,在看似遼闊的景緻中,總不忘點綴幾處人物身影,為畫面注入溫度與人情味。他不僅以西畫技法描繪本土風光,更在筆觸間折射出跨越文化疆界的包容視野。此次展出的作品,即為其藝術歷程中多元文化交會與融合的見證,體現他對於中國、臺灣、日本等地文化的開放接納與再詮釋。

從淡水北坡俯瞰市街與河港,《滿載而歸》融入書畫傳統的「之字型」構圖與現代元素。畫中電線桿、輪船、工廠並未被避開,反而強調其時代意義,體現陳澄波擁抱現代、貼近土地的創作理念。為其淡水系列代表作之一,展現他歸鄉後的深情凝視。(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三位身著中式服裝、配戴西式配件的女子坐於海邊岩石上,展現1930年代東方女性摩登而自在的身影。《海邊三美》以濃厚筆觸描繪前景花草,並以水墨暈染手法處理海天背景,在技法與主題上皆體現中西交融與生活詩意,展現陳澄波對現代日常的細膩觀察。(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尊彩藝術中心表示,在這段值得紀念的時刻,我們不僅僅是向一位藝術家致敬,更希望藉由展覽回望歷史、對話當代,進一步思考藝術與文明的未來樣貌。透過重新詮釋陳澄波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與美學態度,讓他的藝術生命在今人心中持續流轉。
展覽已於8月2日下午順利揭幕,現場集結藝術界、文化界及學術界多位嘉賓,共同見證這場向臺灣藝術先驅致敬的重要時刻。展期將持續至11月2日,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前來尊彩藝術中心,透過陳澄波筆下的風景與人物,感受其對土地的深情、對時代的理解,以及那份跨越百年的藝術溫度與文化連結。
陳澄波百三特展
Chen Cheng-po’s 130th Birthday Anniversary Exhibition
展期|2025年8月2日(六)-11月2日(日)
時間|每日10:00-18:00(依場館公告為準)
地點|尊彩藝術中心 二樓展覽館(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