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演藝術的世界裡,觀眾常常專注於舞台上閃耀的光點,卻忽略了背後場館如何思考、如何行動。國家兩廳院作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場館,不僅是演出的載體,更是推動文化實驗與觀眾關係轉化的重要推手。

本專題 《場館觀點式:從兩廳院理解表演藝術的下一步》,在劇場之外,兩廳院如何透過展覽、節慶、推廣與空間介入,開啟觀眾新的想像?

報導既是觀察,也是對話。從兩廳院的策展實踐中,我們看見表演藝術如何跨越舞台邊界、如何融入日常生活,更如何回應時代的脈動。這不只是兩廳院的下一步,也是表演藝術在台灣與世界的下一步。

當天鵝脖子擺動時:回應城市心跳,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以聲響鬆動空間邊界

台灣藝術家羅智信於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推出新作《KnockKnock#1: 黃瓜》,以動力裝置回應場域聲響,模糊展覽與圖書館邊界,讓噪音化為共演,邀請觀眾在日常空間中發現幽默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