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的跨界,由二代寫下新語言——專訪 SUHO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 FENKO 鳳嬌催化室品牌總監 Lino 李依耘
承繼紙文化的初心,Lino 在樹火與鳳嬌之間,開啟跨界與循環的實驗篇章。

「觀眾不只是觀眾 而是參與者」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秋天藝術節通往改變之路
國家兩廳院秋天藝術節,以「在裂縫中重組我們」為題,七檔跨國作品邀觀眾從旁觀者成為參與者,共思劇場的社會力量。

以共創取代領導——專訪春池玻璃二代吳庭安:專注小事也能翻轉產業未來
吳庭安帶領春池玻璃,從回收工廠走向循環設計舞台,讓玻璃從材料走進生活,從新竹連結世界。

當天鵝脖子擺動時:回應城市心跳,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以聲響鬆動空間邊界
台灣藝術家羅智信於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推出新作《KnockKnock#1: 黃瓜》,以動力裝置回應場域聲響,模糊展覽與圖書館邊界,讓噪音化為共演,邀請觀眾在日常空間中發現幽默與驚喜。

【現場獨家直擊】日本授權展 系列6:下一個奈良美智是誰?盤點10位值得關注的新秀藝術家(下)
在 Content Tokyo,他們還不被市場大聲記住,卻已用筆觸和顏色誠實描繪心底的樣子,靜靜織起未來美學的語彙。

【現場獨家直擊】日本授權展 系列5:下一個奈良美智是誰?盤點10位值得關注的新秀藝術家(上)
在東京授權展,我們看見10位未被市場完全擁抱的新秀藝術家,以獨到視覺語言編織未來美學。誰是下一個奈良美智?或許答案正悄悄浮現。

【現場獨家直擊】日本授權展 系列4:「不迎合」才能殺出血路,本土IP出海的關鍵思維
文策院每年都帶領不同IP進軍海外,除了讓本土IP獲得更多商業機會,也讓國際看到屬於台灣的文化實力。然而面對全球各大知名IP,台灣要如何找出自己的優勢?「不迎合」才能殺出血路!

【現場獨家直擊】日本授權展 系列3:設計,能把未來變得更好玩嗎?東京XR展說可以
東京XR展展出步行型VR、賽車模擬器、防災數位孿生及AR眼鏡,從教育、娛樂到城市安全,展現未來如何以科技豐富日常,讓設計超越物件,轉向感官層次的革新。

【現場獨家直擊】日本授權展 系列2:以小觀大,從日本最大內容產業博覽會看藝術商業化
本展覽以B2B的商業模式揭開藝術商業化的序幕,IP授權、作品販售、多媒體服務,藝術家、創作者與廠商的直接對話,讓內容得以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