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趟獨具匠心的人文空間

在《父後七日》觸動所有人的淚腺後,大家認識了劉梓潔。劉梓潔寫散文、小說也寫劇本,內容談及生活閒事、美食、愛情、親情和旅行,生活會有的樣子,她都談到了。她的文字像是煙火綻放後留下的煙哨,沒有轟轟烈烈的狂熱,卻有股歲月靜好,人去樓空的美和傷感。

非典型國慶日主視覺 「茄芷袋」在眾多提案中脫穎而出!

於設計會有何反應,視覺感知至關重要,國慶日視覺設計在日前揭曉,看上去有種溫韾親切之感,引起各界的一片討論,而吸睛的原因,正是因為設計師在從常民文化中汲取元素「茄芷袋」

數位空間的無限可能 2017 TAID室內設計國際論壇T-TAIPEI

關於未來的居住空間會以什麼何種趨勢形態前進呢?TAID台灣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延續近年來的好口碑,2017年更是以前瞻視野設定主題T-TAIPEI,在論壇上共同討論的議題將環繞於Trend(趨勢)、Tech(科技)、Talented(智慧生活)三大主要軸心上。

《我要我們在一起!》

當Lagoon設計師單椅與時尚藝術界聯手,一張椅子會有幾種表情?

從異域風格找尋歸屬感

在台北炙熱的炎夏,隱於鬧區巷弄中,一座通往地下樓層的階梯一陣幽涼,昏黃色的光芒照亮樓梯的每個角落。辦公室裡厚實的木桌上還有張尚未完成的設計平面圖,再以木桌向四周延伸則能一窺葉裕清設計師的台北生活,

方俊能與工班小朱

設計師要在來來去去配合過的工班中,找到一群有默契又能讀懂他的固定班底,就像戀人需要經歷磨合期,磨合的不只是工作默契,還有個性。

台灣有設計 復興在地工藝

台灣的文化多樣性讓這裡幾經吵雜,衝突,再走到互相包容欣賞,甚至反饋到在地設計領域的多元,寶島的可愛和美麗也在設計裡傳承。找出民族及地域性的技藝,將之轉型為品牌,在世界的舞台述說著背後的鄉愁故事,開出一朵朵獨具在地特色的花朵。

到M&O的療癒展位挑選生活小物 打造美好的日常

除了以在地文化為特色的台灣設計,還有許多設計品牌以文創為設計基底,將心中的所愛以生活設計呈現,為設計迷打造別具風格的生活哲學。

超過35年的剽悍鋼材 展現柔軟身段

TEXT  = Ashley Chen 隨著世代的輪轉與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各產業趨勢與大環境的景氣瞬息萬變,而傳統產業於其中載浮載沉,倘無法及早因應,多數都將隱沒於艱困的市場洪流之中。   谷同金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