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畫筆畫出台灣軟實力 用眼睛瞧見動漫新未來
誠品畫廊自2007年首次舉辦日本動漫藝術家松浦浩之(Hiroyuki MATSUURA)Ultra New Visions個展,即長期關注動漫美學。2021年,誠品畫廊持續探尋動漫美學更多可能,我們邀集全亞洲具動漫基因的青年創作者,於後疫情時代的台北松菸誠品畫廊展出。

亞洲規模擴編《立木畫廊》進駐臺北!快來收進藝文口袋清單
於2013年首次立足香港的《立木畫廊》,是最早進入亞洲市場的西方畫廊之一,後來畫廊擴展到韓國,並於2017在首爾開設新藝文空間據點,最近宣布將在臺北大安區開設季度性展覽空間啦!象徵性的第一個落地臺灣的實體空間,由上海建築師Neri&Hu設計,將連結起畫廊的全球規劃與充滿活力的地區文化,並策劃以兩個接力展覽於8月3日開幕,要為大家帶來嶄新藝文活力!

珠寶與藝術的快意對談 「寶格麗色彩 BVLGARI COLORS」首爾開展
義大利珠寶品牌寶格麗於7月26日至9月15日,在韓國首爾的Hangaram美術館舉辦名為「寶格麗色彩 BVLGARI COLORS」特展,為寶格麗首度於韓國境內策劃專展,並開放大眾參觀。

PINKOI|創辦人顏君庭:重新想像!
從小眾市場到現在隨處可見的「文創」,Pinkoi無疑是這場演變的重要推手角色之一,遙想當年Pinkoi甫上市,大部分消費族群依舊習慣到實體店面消費,市面上電商平台也還以Yahoo!拍賣、露天拍賣為大宗,「文創」商品創作者只有利用空閒假日到周末市集擺攤,才有機會讓大家看到自己創作、設計作品。Pinkoi陪伴這些創作者走過時代洪流,一步步到如今『數位是生活一部分、網購是日常必需』的全面轉變,Peter希望能有機會一同反思過去、展望未來,為「文創」重新定位,以「創意經濟」出發,將設計夢想做大,不再限縮自我想像。
「如果對於生活有不同想像,下載Pinkoi…

學學文創|創辦人徐莉玲:看見臺灣的「缺」—我們看見自己了嗎?
我們還在談文創嗎?「文創」是否還是當初定義的文創?時空倒回2006年,臺灣文化創意圈發生了一大撼動,代表八○年代的時尚傳奇—徐莉玲,離開職場十三年後,讓她憂心看見臺灣的「缺」,毅然復出創立學學,為臺灣文創產業投下重磅炸彈,以提供跨界學習/藝企媒合/產學交流平台為使命,以先行風範起風氣之先,然而,十五年過去,我們回頭請益學學,一同探問:臺灣文創的今日走到了哪裡?下一步又在哪裡?

宅家藝起零距離!臺灣文化藝術市場如火如荼展開跨界直播論壇!作品看點總整理
NFT在全球市場創造許多天價作品拍賣的新聞最近越來越多,相信大家都已經沒那麼陌生,而上週六(7/10)在臺灣藝術品市場有一件重要事!NFT Board開啟串聯各方文化藝術平台,邀請協辦N24臺北方舟、OURSONG、臺灣內容產權發展協會、深耕文教基金會、DFUN,一同舉辦跨界直播論壇。直播嘉賓有文策院副院長張文櫻、幣安大中華社區負責人ZORA、OURSONG 共同創辦人吳柏蒼、北科大助理教授葛如鈞(寶博士)、DFUN創辦人馬修、幣圈網紅-吟遊詩人與IG網紅-大V刺刺,要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讓NFT不再遙不可及,與民眾零距離!DFUN整理了這次活動重點,以及同時上線的實驗藝術作品,一起來看看!

高美館2021夏季強檔鉅獻《泛.南.島藝術祭》
《泛.南.島藝術祭》由館長李玉玲擔任總策展人,札拉・斯坦霍普(Zara Stanhope,紐西蘭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館長)與魯本.福連德(Reuben Friend,紐西蘭帕特迦藝術博物館館長)擔任國際策展顧問,與高美館策展團隊共同以島嶼作為關注基準點,擁抱海洋流動、去疆界的特質,歷時近三年紮實的研究踏查,推出既包含國際藝術語彙、又融貫在地文化脈絡的跨域展演,期以本展構築出高雄這座海洋城市的全新文化品牌。

可口可樂大玩跨界 跟日本視覺藝術家合作玩出新滋味!新品看點開賣優惠整理!
炎炎夏日,冰冰涼涼的氣泡水絕對是消暑首選!可口可樂這次與日本視覺藝術家「Fantasista Utamaro」跨界合作,與旗下廣受消費者愛戴,擁有百年歷史的英倫氣泡水品牌「Schweppes舒味思」,打造三款新口味且大膽搶眼的「狠氣泡藝術瓶」,可以同時體驗味覺與視覺的雙重饗宴!不只如此!還要給大家雙重驚喜第二彈?!首度引進英國第一果汁品牌「innocent天真」100%天然椰子水,不僅無添加糖、零脂肪且低卡路里,喝完清爽無負擔,就是要讓台灣人們沁涼一夏!一起往下看看這次可口可樂「大膽玩跨界X打造新滋味」還有什麼亮點?!

【專訪】海歸藝術家曾采翎開展 細膩刻劃臺人文化
童年潛心探索內在,覺察自己的才華天賦,海外持續進修藝術精華,旅居美國近期海歸臺灣的曾采翎藝術家,於今年發表他創作的《土地公不保佑》主題作品系列,也將舉辦在臺灣的第一場正式個展,此系列可以看見采翎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巧手刻畫出滿載臺灣情感與濃烈色彩互相輝映的作品,作品以臺灣人最常見的在地習俗—拜土地公的特點,發想衍伸出關於臺灣文化政治以及個人生活的觀察與反諷。近期臺灣COVID-19疫情升溫,藝文空間因應政府三級警戒皆暫停營業。原定於5月25日開幕於濕地的實體展覽,改成與濕地共同主辦的線上展廳,將同步在Artogo以及濕地官網上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