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的詩學—王慶蘋繪畫與攝影展
今年易雅居當代空間的「藝術融入生活」策展,為創始來的十週年,特別邀請到台灣的藝術家王慶蘋…

品牌再造,「他們」是擁有十八般武藝的好手,流連江湖臺北
臺北街頭有一些「不動」的人,駐在每個人潮洶湧的路口,他們在街上進行的行為,讓無數的平行線有了交點,建立了路人們互相靠近的理由,也拉近彼此的關係與距離,他們是「街頭藝人」。
-495x400.jpg)
荷使初見大清皇帝「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2018年的尾聲故宮博物院展出「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為壓軸,內容重現當年荷使出行覲見大清皇帝的旅程,以敘事的視角切入連貫古物

穿越整個宇宙,想要找到的或許只是最簡單的事情
不管是要解決某個的難題,或是表達一個訊息,是要組構一個室內空間,或是欣賞藝術,凡對時空的發問便是對本質的探討,偌大的世界裡最難的往往是最簡單的,不妨到意識畫廊一探藝術家王璽安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吧。

2018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後人類世界儼然成為一間人類實驗室,藝術家在此扮演著獨特的角色,試圖開創新機制,思索新方法,優化生態系統中有機生物之間脆弱的相互維繫,以及其關係之中不可或缺的生物多樣性,探究自然生態系統持續演變的特質,以及這項特質如何被反映在藝術與機構的運作機制中⋯⋯

設計師有五種以水果為名的窘境 FIVE DESIGNERS’ EMBARRASSING MOMENTS DESCRIBED IN FRUITS
水果,明明有人間至美的滋味,可是卻時常被拿來酸人。比方:你這個大笨瓜、你怎麼固執地像個芭樂、你別懦弱地像根香蕉好嗎……。

【林淵源專欄】建築師的休日時光 The holidays of an architect
休假對於一位建築師的重要性不亞於平日,除了需要不停地補眠、補身體與補做「家庭作業」之外,你也會從他們難得的休日時光裡看見不同的帥氣、格外的神清氣爽、與增量的體貼與溫柔,但即便暫時放下繁重的工作,似乎還是跟平日那個敬業的自己,保持著某種情深意重的頻頻回首。

工藝設計・現代俠客行(下)
許阿枒談起竹藝的製作困難,從竹的本質開始談起,竹為天然材質,和機器精算出來的素材相比,非常難控制,隨著竹在自然生長的年齡、陽光照射的多寡,都會影響竹的不同質地,但也因此,竹藝作品才如此豐碩迷人,獨一無二。除了推廣生活竹編教學,阿枒也將純工藝創作視為生涯目標。他說,其實日本人的竹工藝創新實驗與現代化,早就在五十年前發生。取其精華,阿枒希望能透過教學和展演,刺激台灣民眾,無論是實用竹器,或實驗性竹器,讓他們對竹藝的印象不再只是停留於廉價的竹器用品,或超級精緻,但缺乏現代語彙的藝品。

工藝設計・現代俠客行(上)
呼應2018 台灣文博會Body Making 手造工藝見證台灣之美,主題「從身體創造」,工藝中心參與文博突破展出形式框架,展出工藝半成品,和工藝師現場製品的過程,民眾透過實際與正在製作工藝的師傅互動交流,啟發雙方。DFUN 更是帶來嶄新觀點,特別找到現場魅力十足,吸引各界人士駐足的展演竹藝師許阿枒,進行深度專訪,許阿枒的工藝設計思維,翻轉民眾對工藝的既定印象,許阿枒打算十年跳表,做出具有台灣特色的竹工藝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