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鬱金香河畔的表演藝術 絲絲入扣的舞台饗宴
由藝術家Ralph Nauta和Lonneke Gordijn共同創立的Studio Drift工作室,此次與荷蘭巡迴歌劇院共同創作,將晚文藝復興時期、早巴洛克風格的音樂劇本《奧菲歐》搬上了歌劇院。《奧菲歐》是至今仍在表演的古老歌劇,由Claudio Monteverdi於1607年創作,然而此次Studio Drift卻運用了一種創新的技術來作為《奧菲歐》的舞台呈現,它就是「 Ego」。

愛在瘟疫蔓延時 中國設計師韓篤一將急診室風景轉化為教堂壁畫
2020開春以來世界便經歷了一連串由武漢肺炎引起的風暴,無論是患者或是醫療人員都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幸好世界上還有藝術,讓人在面對無情的摧殘時、在孤立無援的時刻,內心仍有一處避風港。中國設計師韓篤一(Duyi Han)便將湖北省的一座教堂化身為藝術作品「The Saints Wear White 」,讓所有患者與醫療人員在心力交瘁的時刻仍能有一陣暖風溫柔地拂過傷口。

巴黎藝術球場第五次改造!以薄荷綠、漸變色彩作為點綴 |法國街頭時裝品牌Pigalle x Nike
隨著近年出現越來越多運動與藝術的跨界合作,「藝術球場」也逐漸受到關注。前陣子,法國街頭時裝品牌Pigalle主理人Stephane Ashpool與 Ill-Studio 設計工作室、Nike 再度合作,共同針對The Pigalle Duperré 籃球場進行第五次改造,要說這如同推動一場新運動場時尚美學運動,或許也不為過。

又一件跨界巨作!音樂將如何打造建築?林琮然以「焦尾琴」引出博物館絕美音律設計
若是從遠處看,很難猜想、更難以具體形容這件龐大的物體;若是從近觀看,會發現那些柔軟的建築線條與姿態,在無形中令人感受到建築與自然間的奇妙聯繫。建築師林琮然在整體構想靈感上取自於溧陽的「焦尾琴」典故,重構了形式的象徵感,試圖在多面向的空間中融入歷史典故寓意,讓建築和自然與城市之間發生聯繫...

董陽孜橫跨50年回顧首展揭幕!書法不只是文字,更藉由墨運與筆勢彰顯書者內在
知名藝術家董陽孜個展「董陽孜:行墨」於今(12/14)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盛大開幕。「行墨」是藝術家董陽孜的首次回顧展,重新梳理與展出她橫跨50年來以筆墨作為媒介所進行的創作之旅;將依時序呈現不同時期對文字的感受與演變,包跨她早期學生時代的西畫創作與書法臨寫,到後來的巨幅畫作...

一根水果攤的香蕉以15萬美元售出,我真是看不懂藝術了!義大利雕塑家Maurizio Cattelan:我什麼都沒做
你沒看錯,就是這根已經開始出現黑斑看起來並不新鮮的原生態香蕉,一副擺在水果攤上都沒人會挑進袋子裡的「倒霉」樣;這其貌不揚的香蕉,是一件名為《Comedian》的裝置作品,一根用防水膠帶黏在牆上的香蕉竟然在邁阿密海灘阿賽爾藝術展引起不小的轟動,並以天價15萬美元售出…

台北最接近藝術的地方!透視藝術家視野 打造6.6公頃11件「幻場」城市限定創作
2019松山文創園區原創基地節首度走到戶外,以「幻場」為題,邀請11位當代藝術家,加乘松菸好家在臺灣市集「魔幻時刻」,帶領民眾親近藝術;透過藝術、古蹟和自然的結合,體驗不同的視覺聯想及心靈解放,也間接打開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開關。

極端扭曲糾結!英國超現實主義雕塑家Alex Chinneck 用想像顛覆你的想像
來自英國倫敦的超現實主義雕塑家Alex Chinneck,以「惡搞」為創作風格聞名,創造視覺錯亂和顛覆想像是他擅長的拿手好戲;讓人看了第一眼時會陷入現實與想像中「懵」一會,繼而在霎那間閃出「原來如此」的感嘆。

若空間擁有音符旋律,它會是一首什麼樣的曲子?
一個好的空間設計,襯托出品牌的個性靈魂,但你可曾好奇,若空間皆擁有音符旋律,它會是一首什麼樣的曲子?每一期,DFUN的裝飾美學專題【空間與音樂的交響】都會邀請資深古典音樂老師Zoe與一名室內設計師進行跨界對談;當擅長探索本質的空間演繹者黃裕傑、重視功能與美感兩者間完美平衡的Studio In2 深活生活設計,遇上古典音樂女爵Zoe,又會交匯出什麼樣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