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池上開展:以人文與藝術致敬誠品精神,一場以美學重返初心的旅程

TEXT / Krystal C.

PHOTO CREDIT / 台灣好基金會、羅正傑

 

在秋意靜好的池上穀倉藝術館,《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緩緩開展。這場由台灣好基金會主辦的展覽,以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先生生前常說的一句話為題,從「相遇」到「相知」、再至「相疼惜」,串起他畢生以人文為信念、以美學為實踐的軌跡。

池上穀倉藝術館外觀。以自然光與木質結構呼應展覽主題「相遇・相知・相疼惜」,讓觀眾於稻浪之間走入誠品精神的延續。

池上穀倉藝術館外觀。以自然光與木質結構呼應展覽主題「相遇・相知・相疼惜」,讓觀眾於稻浪之間走入誠品精神的延續。

 

1989 年,吳清友創辦誠品書店與誠品畫廊,開啟了台灣人文生活的新篇章。對他而言,「相遇」是起點,「相知」與「相疼惜」則是更深層的修行。此次展覽於吳先生辭世八年之際舉行,邀請觀眾從藝術作品、書籍與生活物件中,重新理解他所留下的溫柔哲學。

《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展場一隅。以純淨留白的空間語彙,將藝術作品與生活物件並置,構築出屬於吳清友的人文世界。

 

策展團隊以誠品精神為主軸,將藝術作品、閱讀空間與生活物件交織於純淨的空間之中,形塑出一場關於時間與情感的靜謐對話。展覽共展出 49 件吳清友先生所鍾愛的作品,分為五個章節——「愛與仁慈」、「生命的哲思」、「與藝術家為友」、「風景鄉情」與「閱讀之所」,彷彿一部以美學書寫的生命自傳。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表示:「吳清友先生對土地與鄉村懷抱深厚情感,他常說『用愛與溫暖能化解所有的苦』——這正是他的人生信念。」同為多年摯友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提到,朋友們常在誠品 24 小時書店流連,「除了書店,也是一處人文資訊的匯聚地。半導體出超、人文入超——台灣不能沒有誠品,也不要忘記吳清友的存在。」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分享與吳清友先生相知相惜的故事,回憶他以「愛與溫暖化解一切苦」的人文信念。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談及與吳清友先生多年情誼,感念誠品以書店之名成就台灣的人文夢想。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表示:「相遇 (Encounter)、相知 (Commitment)、相疼惜 (Empathy)」的英文轉譯極為貼切,也代表父親經常提到的價值觀。「相遇已經很難,到相知、相疼惜更是難上加難。我希望誠品能延續這份理想,讓每位民眾都感受到被誠品疼惜。」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談「相遇(Encounter)・相知(Commitment)・相疼惜(Empathy)」的策展理念,期望誠品持續以人文之心「疼惜」每一位讀者。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則指出,1989 年誠品書店與誠品畫廊並立,後者更於 2009 年成為首間進入 Art Basel 的台灣畫廊,「那一年,誠品畫廊以藝術之名,為台灣美術史刻下座標。」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回顧誠品書店與誠品畫廊於 1989 年並立的歷史意義,指出其已成為台灣藝術史的重要座標。

 

《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以追憶為名,帶領觀眾回到誠品精神誕生的原點。展場一隅重現了吳清友先生生前的書櫃——那些被他觸碰過的書頁與物件,如同溫柔的餘暉,照亮一代人對閱讀與生活的信仰。

《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以追憶為名,帶領觀眾回到誠品精神誕生的原點。展場一隅重現了吳清友先生生前的書櫃——那些被他觸碰過的書頁與物件,如同溫柔的餘暉,照亮一代人對閱讀與生活的信仰。

 

 

《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

展期|2025/10/24(五)— 2026/4/5(日)

地點|池上穀倉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 6 號)

時間|週三至週日 10: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