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獨家直擊】日本授權展 系列6:下一個奈良美智是誰?盤點10位值得關注的新秀藝術家(下)
這些還未被市場擁抱的藝術家,在東京,用各自的顏色,慢慢描摹未來美學的邊界。
TEXT / Krystal C.
在東京的授權展上,我們遇見許多還未被市場全面擁抱的藝術家,他們用可愛包裝憂鬱,用搖滾顛覆街頭,用復古筆觸構築未來,也以輕盈畫面輕輕安放對生命與環境的關注。他們或許都還不算耳熟能詳的名字,卻已經在用自己的語言,悄悄改寫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的輪廓。
▍SAITO:從可愛筆觸探向世界的黑夜
SAITO 稱自己為 Neo-pop 創作者,他筆下的世界總是繽紛、流行,卻又埋著一點混沌與暗色。像那幅以「世界和平」為名的畫,看似明亮歡樂,細看卻隱隱透出希望背後未解的黑暗現實。他說,自己的靈感來自《攻殼機動隊》、《AKIRA》與《紅辣椒》,那種在未來感與街頭脈動間游移的視覺語彙,塑造出帶點復古未來、彷彿糖衣包裹的惡夢。

以世界和平為題。SAITO 的風格深受多部動畫影響,讓流行筆觸中多了一層不安與詩意。(Photo Credit: SAITO / @saito_neopop)
面對亞洲市場,他更確信日本的流行文化與和風表現持續受全球期待,甚至有人建議將平假名換成片假名以迎合國際潮流。未來,他期待能將原創服飾帶向國際,也渴望與村上隆合作,因為那種流行與混沌交融、像是色彩明亮卻又帶點不安的夢境,正是他心目中藝術最迷人的樣子。他說,好的作品需要讓觀者停下來思索的「空白」,那是藝術最珍貴的留白,也是他不斷追求的方向。

藝術家 SAITO。(Photo Credit: SAITO / @saito_neopop)
▍Daffy(ダフィー),畫出看似發呆卻專心活著的小生物
Daffy 總說「可愛可以讓世界稍稍幸福一點」,這信念就像被輕輕包在他筆下的小鼠Paw裡。Paw經常發著呆,看向右上方,好像在提醒人們「不急不躁、別被捲走,當下就很好」。他愛把簡單的畫面裡埋些小幽默:像在《Nani Noseru?》系列裡,給角色的頭上加點什麼,讓故事自己長出來。

Daffy 筆下的小鼠人物Paw。(Photo Credit:Daffy / @daffydaffy_nft)
也許已有讀者在台灣看見過他的身影,他第一次來台灣辦 POPUP 時,本來擔心沒人認識,卻收到滿滿的「會去看你!」訊息,現場更多人開心排隊畫似顏繪,看著他們笑,他至今都忘不了。對他而言,作品不一定要談破壞或救贖,重要的是能被人珍惜、在心裡久留,就像他用木板與廢料作畫,每道紋理都溫暖獨一無二。或許哪天,在台灣夜市的霓虹下,Paw 也能在台灣街頭的扭蛋機裡,帶來一點點輕盈的期待。

台灣 POPUP 現場,Daffy 用畫筆寫下屬於這裡的可愛故事。(Photo Credit:Daffy / @daffydaffy_nft)

藝術家 Daffy。(Photo Credit:Daffy / @daffydaffy_nft)
▍小田景子:在個性鮮明的筆觸裡,藏著對海洋與生命的關心
小田景子的作品獨特且帶著強烈個性。從那些略顯詭異、卻難以移開目光的畫面裡,可以讀到屬於當代的審美趣味:帶著幽微的不安,卻又像潮流符碼般引人著迷。她說,「可怕的氛圍反而會受歡迎」,因此樂於在畫布上探索瀕危動物的美麗,將它們即將消逝的脆弱,用色彩與筆觸小心封存。

小田景子系列作品。(Photo Credit:小田景子 / @don.kcoo)
被問到最想合作的品牌時,她毫不掩飾對 Dolce & Gabbana 與 CHANEL 的熱愛,彷彿那些大膽、戲劇化的視覺語彙,原本就與她筆下的混沌世界互相呼應。未來,她希望能將作品帶進 CD 封面與宣傳冊,讓這些帶點暗黑氣息的角色自然滲入流行文化與日常。對小田景子而言,創作不只是風格的堅持,更是以細膩的視覺暗示,挑動觀者心底那些不易察覺卻真實存在的情感。

小田景子系列作品。(Photo Credit:小田景子 / @don.kcoo)

藝術家小田景子。(Photo Credit:小田景子 / @don.kcoo)
▍Keiichiro Ito:溫柔、復古、未來幻想家
Keiichiro Ito 喜歡以復古未來的方式構築他的宇宙。他筆下的世界,時而溫暖、時而神秘,既有科幻的空間感,也帶點童年的驚奇。最讓他自豪的作品《Captain Super Glasses》創作於 2016 年,是他至今所有作品的原點:即使用數位繪製,也努力保留那份類比的溫度。

《Captain Super Glasses》,發表於「幻獣神話展III」(2016),展現 Ito 以復古科幻筆觸構築的溫暖奇想世界。(Photo Credit:ITO KEIICHIRO / @keiichiro_ito)
他的作品世界可以用三個詞概括:驚奇、美,以及宇宙感,那也是他過去個展的名字。比起直接描繪毀滅,他更希望創造溫柔、好玩的世界,哪怕畫裡偶爾出現看似武器的東西,也不想太過直白地展示破壞。他說,好的作品不必刻意去像誰,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風格並且一直畫下去。對於未來,甚至想像,有天能把亞洲神話融進科幻語彙裡,開啟一場既古老又未來的視覺旅行。那樣的畫面,或許就像他常提到的三個關鍵詞一樣:充滿驚奇、美感,並在虛無的宇宙裡靜靜閃耀。
▍TOKYOGUNS(岩瀬匠):從街頭到畫布,他以 POP 與興趣凝聚搖滾能量
藝術家 Takumi Iwase 喜歡用 POP、趣味和搖滾音符般的線條,畫下他心中那份不願被定義的快樂。他的作品經常先以輕快的視覺吸引目光——強烈的色彩撞擊,誇張卻帶幽默的構圖,像是替觀看的人點亮一瞬間的元氣。但細看之後,總能在其中找到更直接的情緒宣言,彷彿畫布上灑落的顏料就是他內心的吶喊與赤裸。

TOKYOGUNS 系列作品。(Photo Credit:TOKYOGUNS / @tokyoguns_artwork)
他說自己很欣賞 Kansuke Akaike 把街頭氛圍轉化為藝術的樣子,那種帶點粗糲卻純粹的自由,也深深影響著他的筆觸與選色。未來,他期待能把這股街頭與搖滾融合的能量,以軟膠公仔的樣貌帶到台灣的展會上,讓更多人透過立體觸感,感受那股不加掩飾的快意。

TOKYOGUNS系列軟膠公仔,現已上市。(Photo Credit:TOKYOGUNS / @tokyoguns_artwork)
對 Iwase 來說,「世界和平」不是遙不可及的大詞,而是從愛身邊的家人與朋友開始;當這份小小卻堅定的情感凝聚成作品時,就成了他最獨特的藝術語言。那股執著、那份重視「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的態度,正是他畫裡最響亮的搖滾節奏。

藝術家 Takumi Iwase(岩瀬匠)(Photo Credit:TOKYOGUNS / @tokyoguns_artwork)
最動人的,不是比較誰會成為下一個指標,而是看見這些來自不同背景、懷抱各自執著的創作者,正透過手裡的筆觸和色彩,回答那個簡單卻深刻的問題:我為什麼要畫畫?我又想將什麼留給這個世界?
結語:未來的形狀,現在正被畫下
在他們的作品裡,有用可愛包裹的輕微疼痛,也有在亮麗色彩裡埋下一點隱約的不安;有時是一張軟膠公仔誇張的笑臉,有時只是木板上紋理未經修飾的粗糲感。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都像是他們給世界的訊息:我們用自己的方式,靜靜記錄著此刻。
也許這些名字還沒被市場全面收藏,還不是商業體系裡熟悉的熱門選項;但正因如此,他們的作品才顯得更真誠、更帶著一點原始的野性。那些色彩、那些構圖、那些有點古怪卻又討喜的角色,說到底,都在提醒我們:真正值得被記住的,往往是那些不急著證明什麼,只是想好好畫下心裡顏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