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風」將滿懷部落故事的民藝品吹進你的生活中 Kamaro’an

Kamaro’an「住下來吧!」是由一群年輕設計師與花蓮部落藝術家攜手打造的在地工藝品牌,也是今年9月的巴黎時尚家具設計展Maison & Objet Paris, 簡稱M&O)的年度新銳設計師,

走一趟獨具匠心的人文空間

在《父後七日》觸動所有人的淚腺後,大家認識了劉梓潔。劉梓潔寫散文、小說也寫劇本,內容談及生活閒事、美食、愛情、親情和旅行,生活會有的樣子,她都談到了。她的文字像是煙火綻放後留下的煙哨,沒有轟轟烈烈的狂熱,卻有股歲月靜好,人去樓空的美和傷感。

非典型國慶日主視覺 「茄芷袋」在眾多提案中脫穎而出!

於設計會有何反應,視覺感知至關重要,國慶日視覺設計在日前揭曉,看上去有種溫韾親切之感,引起各界的一片討論,而吸睛的原因,正是因為設計師在從常民文化中汲取元素「茄芷袋」

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我的作品沒有意義。」

並非時常接觸藝術的普羅大眾,對藝術家永遠充滿著許多好奇與疑問,安克不諱言地表示他明白總是有人會問他創作靈感與概念,但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訴說的。或許他能夠向你說明製作的過程,但關於作品的意境,你則需親身感受。

數位空間的無限可能 2017 TAID室內設計國際論壇T-TAIPEI

關於未來的居住空間會以什麼何種趨勢形態前進呢?TAID台灣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延續近年來的好口碑,2017年更是以前瞻視野設定主題T-TAIPEI,在論壇上共同討論的議題將環繞於Trend(趨勢)、Tech(科技)、Talented(智慧生活)三大主要軸心上。

【電影迷客藍祖蔚】霓虹魅影

霓虹,一種侵略手段。從薄暮到清晨,光波直逼視網膜,在強光照拂下,肉身與靈魂都難逃它的襲擾。

《我要我們在一起!》

當Lagoon設計師單椅與時尚藝術界聯手,一張椅子會有幾種表情?

從異域風格找尋歸屬感

在台北炙熱的炎夏,隱於鬧區巷弄中,一座通往地下樓層的階梯一陣幽涼,昏黃色的光芒照亮樓梯的每個角落。辦公室裡厚實的木桌上還有張尚未完成的設計平面圖,再以木桌向四周延伸則能一窺葉裕清設計師的台北生活,

Facebook 粉絲團

近期熱門

#永續設計,未來已來#

DFUN設計風尚誌,從設計到人文,從獨立到跨界。陪伴大家走過近18年的歲月,報導過許多領域的先鋒與大師,此次也希望能再一次的邀請大家,與我們攜手走過這最後一次的對話與聊聊「永續」的未來趨勢。

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