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選物】造光Make light
光跟人共譜出的,是生活的滋味,有時刺眼,有時稀微,對比街上許多燈紅酒綠、五顏六色的燈光,我們的視覺被許多粗淺的燈光摧殘。這期,我們選擇了三個燈具品牌提供給大家參考。

【空間美學影響力】鄭君璞 設計就該是入侵五感的設計!
保有在地性與空間運用,並將設計落實在人與服務動線上,可以說飯店業的一項重大課題,1996年成立煙波大飯店的春福建設,直到今日已經在花蓮、太魯閣、台南、宜蘭等地開設據點。峽谷、蘭陽平原,又或是古都,每個據點都擁有不同特色,如何有效使用在地能量,進而去轉化為設計體驗能量,現職煙嵐大飯店董事長的鄭君璞有些感悟。

2021「微」原創基地節《療癒之地》10/6登場 來松菸「藝起,微旅行」
面對疫情影響,松山文創園區今年5至7月歷經了前所未有的封園,適逢園區開園十周年,雖然艱難,但仍正面樂觀地做好準備,以《療癒之地》(Healing Journey)為主題,策劃今年的「微」原創基地節,刻意冠上「微」字,希望能藉此引起民眾對 2021年的共鳴,並從時事、場域及情緒出口的角度出發,關注人、環境和作品三者間的細微關係。

【空間美學影響力】劉榮祿 設計就該不斷向前、不斷思考!
一個優秀的設計師,肯定有著獨到的思維、敏感的眼光,因此才能不斷地去創造氛圍、打破框架、再創造生活,對此,詠義設計創辦人兼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理事長的劉榮祿想說瞭解堅持自己的重要性。

【空間美學影響力】城市漫遊者Jerry 以人為本 對焦空間美學
城市漫遊者,玖樓共生公寓的共同創辦者,同時,他也是一位城市攝影師。
台大畢業後,與夥伴們創辦了共生公寓,看過城市許多角落與設計,出版了都會美學相關攝影書籍,社會科學科系背景出身的他,將社會科學理論貫徹在空間與美學設計當中,並從中得到感悟。

【空間美學影響力】朱平、Ming—幸福美好生活輕推者
看過各式各樣的設計、體驗過許多不同地方的生活,近十年來,我們對於朱平與陳郁敏(Ming)的印象,莫過於是他們的雙城生活,台北、都蘭來回移動,對於快速城市與鄉村慢活之間的切換,從他們的經驗、看法…我們看出了許多未來空間美學的種子。

全球獨步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 數位展示自己的國家文化想像 「群眾的國家館—我們的世博」
多年以來,每一屆世界博覽會都是全球矚目,一場高度文化交流的集會,而台灣因為種種原因沒辦法進駐這樣的集會,那我們能不能,再次召集大家發起屬於我們自己的場館呢?宇智顧問與群眾自造獨步全球,搶先運用元宇宙概念與AR技術,共同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個數位展示的國家場館「群眾的國家館—我們的世博」(Netizen Pavilion:Our Expo),用自己的力量,將台灣帶到國家舞台,打造賽博龐克般的奇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