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M&O臺灣館搶先看】 當木質與水泥變身為質感日用品

看過2018法國巴黎國際家飾用品展Maison&Objet Paris(M&O)─M&O臺灣館「Taiwan Crafts & Design」原住民的特色工藝作品之後(看文章請點我:),本次DFUN將繼續為您介紹兩個以材質為特色的創意品牌,究竟木質與水泥如何搖身一變,化身為兼具美與內在的商品呢? 讓生活中常見材質回歸日常用品中,是最返璞歸真的初衷。在設計上匯入一些巧思,透過簡單的材質、線條、色彩,為日常賦予設計的溫度。期待2018年九月巴黎國際家飾用品展Maison&Objet Paris(M&O) ──M&O臺灣館「Taiwan Crafts & Design」的木入三分、軟水泥生活實驗室將溫煦而驚喜的日常帶入設計殿堂。

工藝設計・現代俠客行(下)

許阿枒談起竹藝的製作困難,從竹的本質開始談起,竹為天然材質,和機器精算出來的素材相比,非常難控制,隨著竹在自然生長的年齡、陽光照射的多寡,都會影響竹的不同質地,但也因此,竹藝作品才如此豐碩迷人,獨一無二。除了推廣生活竹編教學,阿枒也將純工藝創作視為生涯目標。他說,其實日本人的竹工藝創新實驗與現代化,早就在五十年前發生。取其精華,阿枒希望能透過教學和展演,刺激台灣民眾,無論是實用竹器,或實驗性竹器,讓他們對竹藝的印象不再只是停留於廉價的竹器用品,或超級精緻,但缺乏現代語彙的藝品。

工藝設計・現代俠客行(上)

呼應2018 台灣文博會Body Making 手造工藝見證台灣之美,主題「從身體創造」,工藝中心參與文博突破展出形式框架,展出工藝半成品,和工藝師現場製品的過程,民眾透過實際與正在製作工藝的師傅互動交流,啟發雙方。DFUN 更是帶來嶄新觀點,特別找到現場魅力十足,吸引各界人士駐足的展演竹藝師許阿枒,進行深度專訪,許阿枒的工藝設計思維,翻轉民眾對工藝的既定印象,許阿枒打算十年跳表,做出具有台灣特色的竹工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