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了兩次的空白鍵|採集自我專屬日常

2019 TAV藝術採集計畫延續台北國際藝術村(Taipei Artist Village,簡稱TAV)作為「台北藝術進駐」(Artist-in-Residence Taipei)的基地,藉由藝術家短期駐村的過程,穿透、轉化、暫離。今年展覽延續過往精神,跳脫象限限制,採集創作者自我經驗,透過藝術語言間接書寫、創作。「按了兩次的空白鍵」-2019藝術採集計畫,邀請8組藝術家透過內在踏查,從「我自己」為核心出發,採集專屬日常;利用策劃團隊所規劃的作品展覽、音樂派對、週末活動及講座導覽等內容安排,邀請觀者一同於9月28日至台北國際藝術村按下「按了兩次的空白鍵」。

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平權議題,藝術能否從中引領人類走向美麗新世界?從FB、IG、YouTube等社群平台中,無限循環,害怕錯過任何事,可能是社會的新聞、朋友的消息,在真實與虛擬之間游移,「網路成癮」的我們,眼中看不見的其實是自己。而在資訊爆炸、步調飛快的社會氛圍中,每個人努力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著,當被壓力、負面情緒籠罩時,卻只會獲得「脆弱」、「爛草莓」的標籤,「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迫使自己隱藏著創傷前進;許多親密關係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自己,在一次次生命經驗當中所投射出來的反應,包括「女權議題」、「身體記憶」、「意識型態」等面向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曖曖。內含光實驗室作品〈天然。人造〉由蠟燭的嗅覺與視覺兩面切入,嗅覺是人類由母體發展的第一種感官,最初的生命經驗便是以此探索世界的愛與恐懼;而視覺是人類的大腦,帶領我們由黑暗進入光明,經驗世間萬物的本質,曖曖。內含光實驗室利用蠟燭勾起我們原始的感知,在這個人造的時代帶領我們回歸自然與人的本性。

〈運動學〉是由王連晟在TAV頂樓花園上所製造出一件虛擬的屋頂加蓋作品,運用各種球體在空間交會,碰撞到的物質也會產生類似施工的聲響,同時藉由重複性的機械動作呼應自己的學生時代,日復一日的練習,卻有種特異的身體感與目標脫節。

李亦凡呈現的〈牆.obj是延續他過往對於影像結合雕塑的敘事方式,探究網路科技對於人們感知、速度感、知識、慾望與恐懼的型塑,思考在這網路破解感官的世代,網路與敘事的關係。

另外,本次計畫時逢台北國際藝術村與澳洲亞洲聯網合作交流10週年之際,特別邀請4位曾參與台澳交流的駐村藝術家合作創作,分別為許雁婷(台) X 莎莉‧理查森(澳);林怡慧(台) X 克萊爾.布什比(澳)。許雁婷和莎莉‧理查森自2015年透過澳洲亞洲聯網開啟合作緣分,四年來兩人持續合作,並計畫於今年首次合作發表。本次展出的作品〈照映〉,如同交流計畫的寫照,使用創作語言相互輝映、對望。林怡慧和克萊爾.布什比,則於今年透過台北國際藝術村的媒合,分別透過陶藝和編織,溫柔地訴說共有關於〈茶的敘事〉,誠摯邀請觀眾一同進入百里廳聆聽、對談,共享一杯茶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