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片授權:iF DESIGN)

獨家直擊iF設計論壇|設計會動、會說話、還能改變世界

在2025 iF 設計論壇中,Shane Griffin 以3D建構虛實交界,Liza Enebeis 分享品牌如何透過聲音與動態設計展現個性。設計不再只是畫面與功能,更是一種能動、能感知、能改變世界的語言。
(圖片授權:iF DESIGN)

獨家直擊iF設計獎|典禮落幕,Norman Foster公爵致詞成當晚最大亮點

2025 iF 設計獎於柏林圓滿落幕,Foster 公爵壓軸致詞引發共鳴,永續設計成評選核心,設計學院同步啟動,勾勒未來藍圖。

創作的意義就是我本身:何宗憲新書發表《每一吋空間倒影,每一刻景象》

「喜歡跟愛很不一樣,愛就是你可以犧牲,可以去為了它去做一些傻事。我就是這樣,因為碰了建築,就發現我愛上了設計。」

輸得起的建築大師 潘冀|新書發表《輸100次也不放棄》

EDIT/ Shaney Lee 逆常規而行 保存遺珠之美   人人總將光鮮亮麗的一面示人,我們用華麗與成就妝點自己,心中暗懷期待,我們有可能因此離完美更近一點嗎?然而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潘冀決意和你說,失敗的經驗也有其珍貴的價值。他將26件未竟之作匯集成冊,每一個最終沒被孵育為成果的想法,也都是寶貴的珍珠,值得被討論,也值得被看見;他反其道而行,淬鍊出失而不敗的經驗談,於是新書「輸100次也不放棄」誕生了。 細數26件未竟之作  …

【專題報導】臺灣與設計永續的未來

EDIT/Timmy Lo 在現今全球氣候變遷和環境議題備受關注的時刻,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臺灣的環境與永續發展之間的關係。DFUN藉由此次永續專題邀請各領域的設計師,以設計的角度,來觀察及分享在臺灣在環境與經營永續的議題上,如何透過設計讓生活與環境更往永續性的方向前進。 植物的永續與共生 以「黑青」在世界上嶄露頭角的陳普藝術家,在今年國際蘭展的作品「共生站」中,陳普透過作品在戶外創造了一個可以養殖並展示植物的空間,而作品中佈置的植物,也是與在地溫室合作,展示期間結束就回到溫室繼續種植替代過去植物;展示盡量以零丟棄的方式,企圖透過新思維以及多元的商業模式連結植物在不同空間中循環的可能性。 當代的裝置作品強調的不再只是作品的視覺及符號意涵,更多的是需要考慮與環境的呼應以及永續的可能。陳普的作品從虛擬的圖像出發延伸至真正的植物種殖實驗,過程中他發現所繪製的圖像經過演算而成的有機形體如孔隙、曲面、網狀等結構能與植物生長所需的物理特性有一定的符合,因此陳普開始思考在大型裝置物件中實現植物種植的可能。 「共生站」的作品中的凹洞可以成為介質落定的空間,壁面粗糙的表面也可成為根系攀附的介面,再加上內外孔隙所創造的遮光,讓整件作品成為一個微型的生態系,並且有不同的光照面,就可以讓植物與作品產生共生的關係。當作品可以成為植物生長的介面,就會帶來其他生物共生的可能,也創造人與作品更多的互動,甚至可以在各種不同形狀、畸零的空間中達到種植的可能。 設計產品…

照亮永續這條路! | Signify設計師微醺之夜

EDIT/Timmy Lo 作為全球照明領導品牌,Signify在永續發展的經營策略上,更是領先全球,降低使用塑膠包裝盒與採用環保照明設備;循環照明亦是邁向永續未來的重要支柱之一。「減少重複使用和回收」對Signify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新循環經濟的起點。活動當天更邀請到室內設計師楊煥生與時裝設計師黃秀瑾,以跨領域來分享對於「永續」的趨勢與產業可能面臨的挑戰與轉捩點。 永續發展…

從零開始的軟裝師之路 | 軟裝沙龍

EDIT/Timmy Lo 「軟裝,是生活的一部分」 由Se…

非凡的錄像雕塑美學 | 馬克實驗館”Marck’s Playground

EDIT/Timmy Lo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於10月28日推出“馬克實驗館”Marck’s…

東方工藝美學的沉浸體驗 | SHANG XIA上下《時上當下》限量藏品展

EDIT/TimmyLo 以「時間」和「傳承」為主軸,擅長交融精深東方工藝與當代美學的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