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好奇」、「旅程」 奧拉弗・埃利亞松與觀者共創的藝術盛宴

TEXT / Kuan

 

在「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的記者會致詞中,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揭示了三個關鍵詞——「你的」、「好奇」與「旅程」,正是他創作與策展的核心概念。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主視覺。(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他特別提到,標題中的「你的」象徵著觀眾的主體性。在他看來,藝術作品真正得以成立與展開,來自每一位觀者的參與與回應;觀眾不僅是欣賞者,更是這段旅程中的共同創造者。

「好奇」則是他對所有來場觀者最真誠的邀請。他提醒我們,日常中的許多事物常因習慣而被忽略,但只要以好奇之眼重新凝視,世界便會展現出更多不曾注意的細節與可能。他期望觀眾能帶著這份開放的心境進入展場,從熟悉中重新發現陌生。

至於「旅程」,奧拉弗指出,這次展覽本身即是一段巡迴之旅,從工作室啟程,經歷多座城市,最終抵達台北。而對觀眾而言,從走出家門、進入美術館,到進入展場、經歷展覽、離場後的反思與記憶,也是一段屬於個人的旅程。他認為,正是這些不同的旅程在展場中彼此交會,構成了這場展覽獨特的意義與溫度。

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Photo credit:DFUN)

 

來自冰島的他說,這座城市比想像中還要更溫暖,甚至有些濕熱。「我知道台灣會熱,但沒想到這麼熱。」他笑著補上一句,「空調很重要,我們才得以坐在這裡對話。」一句隨口的玩笑評論,也是他創作信念的延伸。在奧拉弗看來,藝術與環境的關係,不只是形式上的借景,而是能否讓人與空間、氣候與文化產生關係。「我們都在經歷一場不可預測的旅程,生命從來不是穩定的,它充滿了遲疑、懷疑、甚至驚喜。」

奧拉弗.埃利亞松《美》Beauty,1993。(Photo credit:DFUN)

 

「你的好奇旅程」,也是他的旅程

這場展覽命名為《你的好奇旅程》,「你的」這個詞對他而言,蘊含著藝術最重要的互動性。他說:「我選擇了這段旅程,很榮幸來到台灣,但更重要的是每位觀眾的旅程——他們如何來到這裡,經歷什麼,又如何離開。」

旅行並不只是地理上的遷移,而是一種思想上的遷徙。「我們總是渴望秩序、熟悉、安定,但真正讓我們成長的,是那些不確定、需要選擇與開放的時刻。」他將藝術比喻為一次次打開感官與知覺的練習:「如果我們充滿防衛,就很難真正接收新的刺激。當我們展現脆弱時,反而更強大。」

 

每日重複,構成創作的方法論

談及工作室的運作方式,奧拉弗坦言,他的日常也如同他創作中的規律與變動並存。

但真正的創作時刻,往往落在夜深人靜之後。「當所有人都睡了,我才真正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在那個空間裡我感到安全,也最敏感。」這樣的日常片段,構成了他對創作方法的某種哲學態度——在結構中找到自由,在被動中選擇主動。

「有些作品是被委託的,我得做;有些則是我自己想做的,就像園藝一樣,日復一日。」創作,不必然浪漫,也可能是一場與自己妥協的過程。

 

從冰島到台灣:一場關於自然與文化的對話

身為出生於冰島、成長於丹麥的藝術家,奧拉弗對自然與人的關係始終有深厚關注。他坦言,來到台灣,對於不同文化中的自然觀感到格外好奇。「在我成長的環境中,一切都是綠色、冷冽、開闊的。但在這裡,自然是濃烈的、包覆的、甚至讓人喘不過氣來的。」

奧拉弗.埃利亞松《苔蘚牆》Moss wall,1994。(Photo credit:DFUN)

 

他特別提到台灣原住民族的智慧與對自然的尊重,是一種值得學習的視角。「西方國家曾經從自然中奪取許多,如今我們需要學會回報。對奧拉弗・埃利亞松而言,氣候不是抽象的數據,而是身體可以感受到的現實。氣溫上升兩度,在歐洲可能感受不深,但對於像台灣這樣的熱帶國家,衝擊卻是直接而強烈的。他觀察到,無論是歐洲的原住民族,或是台灣的原民文化,都擁有一種與自然共存的智慧。他認為,這些來自傳統的知識系統,或許正是我們面對氣候危機時所需要的替代選項。不是從自然奪取,而是重新建立關係。

這場展覽不只是一場藝術的展演,也是一場文化的交換。在台灣,文化空間相對稀少,也因此顯得珍貴。「這裡不是商業場所,而是讓人可以平等、安全地對話與呼吸的所在。」他強調,文化空間的存在,是一種民主實踐,也是一種人性保存的努力。

 

意外與感知:創造「不被預期的驚喜」

奧拉弗在談話中多次提到「驚喜」這個概念。他說自己在柏林曾策劃過一場關於「驚喜」的展覽,試圖挑戰觀眾對藝術作品的預期。「如果媒體提前告訴你展覽長什麼樣,那你可能已經喪失了一半的感知力。」

 

就像人麼以為自己知道冰是什麼,但當你真正靠近它、觸碰它,才會明白那份冷是什麼樣的存在。「知識」與「經驗」之間,有一道需要穿越的牆,而藝術,就是那道入口。

《距離的地震記錄證詞》The seismographic testimony of distance,2024. (Photo credit:DFUN)

 

奧拉弗・埃利亞松的好奇旅程,不只通往空間與觀念,更是一種對世界的提問方式。他不斷提醒我們:擁抱不確定、保持開放、在日常中重新看見感覺。這不只是藝術家的任務,也是你與我共同面對世界的起點。

《單色房間》Room for one colour,1997。(Photo credit:DFUN)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日期|2025年06月21日(六)至2025年09月21日(日),週一休館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 1A、1B展覽室

展覽簡介連結|https://reurl.cc/YYpk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