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類的療癒基因 ANTHROPOLOGY INGENUITY」專訪林承毅

TEXT=Carrie Lin            PHOTO=林承毅、Freda Jheng

 

後療癒命題的發想,起源於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你,DFUN找來人類學家林承毅一起探討其中妙趣,藉著他的觀察,帶領我們一同從當今的社會現象當中,發現更多後療癒時代的秘密……

 

行為造就一個時代的語言和風格。

「後療癒」的變體

關於本次的「後療癒」現象,我們找來人類學家林承毅一起談論,林承毅一坐下就不忍興奮地看著我們說:「我很好奇當初怎麼會有後療癒這個點子,快告訴我最一開始發想的原因。」注視著他眼裡的光芒,細說從頭,講述著我們身邊,城市中常經過我們身旁,光鮮亮麗的勁男靚女們,但每個人都滿載故事,從小鄉鎮來,心裡也承載著巨大的憂愁,從這種反差開始,意識到這些看不見的心情,慢慢延伸出「後療癒」這個變體。林承毅回應說:「啊,我現在腦海裡就出現了兩三位這樣的人呢,武裝著自己。關於後療癒,我們從我的觀察開始說起吧!」

 

林承毅劈頭說:「你們知道『軟軟』嗎?」腦中出現萬千畫面,一直到他說國中生很喜歡的,才想起這樣玩具,過去我們叫他紓壓玩具,一種觸感如黏土、可捏壓有著各種造型的玩具,林承毅接著說:「小朋友們會相約地下街彼此交換彼此的軟軟玩具,我特地去觀察過這個現象,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社交,也許對小孩來說,這樣的社交行為,就是一種後療癒。再來我們講到為什麼我們旅行中會有後療癒的感覺?因為那是一種『非日常』的脈絡,旅行中接觸到的東西和你的日常生活經驗不同,於是會有別出心裁的新鮮感。乘坐交通工具比如坐飛機就像是一種過渡儀式,把你帶去和以往不同的地方。」

 

社群時代生活觀察家

林承毅從他的生活觀察分享起後療癒:「關於自媒體(又稱個人媒體,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網路建立網站、發表平台,像是自己一個人代表一個媒體),這也是一種後療癒吧!有著想被看見的渴望,像我一開始寫文章,是為了忘記事情,如果不寫下來給自己一個交代,他便會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但寫下來就踏實許多。發表之後會出現一些『網路雜音』,透過網友正反面的討論、衝突,開始進展到人氣這一步,好的評論或是壞的,甚至有人為了引起討論而寫文章,但整體來說,自媒體時代之下,人們正進行著後療癒。」

林承毅談到:「早些時候大眾討論著年輕人喜歡出國這件事,他們的壓力在短期被滿足,問題發生之前就得到解決。」如果說旅行是種非日常感的後療癒,那麼後療癒還會發生在什麼時候呢?新一代對於療癒的定義是什麼?林承毅就現今的現象告訴我們該如何印證到後療癒⋯⋯【完整內容請見《DFUN No.66 探索內在和諧的後療癒空間》】

 

 

有著斜槓身份的林承毅特癌中出差,一直想不透歌劇院上麼會有如此無理頭的裝飾物,瞬間感到後療癒。

林承毅在宜蘭頭城海港舉行工作坊,漁船離港時船員對他招手,對他來說,這很療癒。

 

林承毅

現任:林事務所代表、服務設計師,創生塾塾長,悠識數位人類學家、體驗設計顧問,台北路上觀察學會會長,日本九州四國地域活化顧問,文化部青年村落計畫業師,教育部青年署Young飛計畫業師,週刊編集專欄作家,大學兼任業界講師,為國內知名體驗設計專家,喜歡從人本思維切入,透過異花授粉的精神來傳遞創新的思維。

三年內,曾帶領超過一百場各式主題及領域的設計工作坊,協助企業與組織進行脈絡洞察與問題解決,近年來並積極投入潮流考現,可愛吉祥物、地方創生、社會設計、服務設計、風格策略等議題之倡議與實踐,更深究於地域活化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