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自然一樣思考 THINKING LIKE NATURE」專訪曾志偉

TEXT=Chiao Shen          PHOTO=Freda Jheng、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

 

談到「療癒」這個詞時,曾志偉停頓了許久,一直到我們訪談結束,他都無法具體形容它是什麼,但在這之中,他說的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明顯地道出何謂療癒與後療癒。當你悟出曾志偉與療癒之間的關係,就如我們曾為曾志偉寫過,或許他也未必認為療癒存在他的空間之中,但有趣的是,它卻無所不在的穿梭其間。

 

療癒,是一種精神,精神的精是專注,當遇上了神,就會變得和神一樣的專注。

療癒之前,我們先說點別的

認識曾志偉的人都知道,四年前他因為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一案獲得了ADA新銳建築獎特別獎,至此之後他和自然洋行的名字便在建築界裡便傳開來。他的作品,神秘卻親近。在這次巧合之下曾志偉與勤美學合作,於老式遊樂園中30幾年未使用的場域裡創造出許多活動空間。曾志偉大部分的作品主要將建築空間轉化成自然與人之間的空間介質,透過人類的感知與本能,讓人能藉由五感回歸到居住原始的初衷。

療癒有舒適、愉悅、放鬆的意思,但在曾志偉的心中,後療癒又會是怎麼樣的心境?

在療癒之前我們先就勤美學森大的建築探討其設計發想。荒廢的類中式宮廷房舍與陳年南瓜棚,因舊式的樂園裡原本就有許多廢棄的設施,曾志偉和團隊必須考量要如何在適當場域裡,將其放置適當的空間位置,曾志偉說他並沒有想要塑造一個怎麼樣的主體性空間或是一個什麼樣具體形象的地方,反而是建築,可以怎麼利用設計去修正,讓它可以被人使用。或是在基地選擇一個森林之外的地方,沒有太多干擾的區域,讓森林和建築各自相安無事。

 

 

⋯⋯曾志偉一直在設計中找出平衡、推敲取捨。他並沒有特別偏重他的感覺去瞭解,反而是從各界的反饋或是團隊裡不同人的想法整頓在一起。透過每個人自己所看到的、想要理解的東西,並以最原始的方式去調整這樣的場合,不管室內或室外,都是想讓使用者看到比較少家裡頭的家具,而得到的解決方法。設計的本意是用來解決問題,現在這個時代有太多經過過度思考而產出的精緻化物件,讓人在生活上逐漸麻木無感,若回歸到一開始,就把很多物質的東西都先排除掉了,一顆石頭它能變成什麼?是桌子還是椅子?都能讓所有人開放性地聯想、創造。

 

 

建築,有時候探討的不僅是居住空間,更多時候是與人的關係,物跟人之間,人跟人之間,你必須跟它有所連結,才會慢慢發現背後事情的意思,可能就不會是畫面上所推敲的涵義或是用自身生活的經驗解釋,而是當建築或是物體與人的連結時,這段關係會變得更加重要,也因此在發想中才會不斷地嘗試。

本能和自然有關,雖然大多數的人都能瞭解人與自然著實不能分開,但卻僅有少數能經歷到這種緊密的連結。然而曾志偉卻希望透過理性、邏輯的建築設計或是其他方式讓大自然能被提升出來,那是比起材料的選用上,更需要思考的層面⋯⋯ 【完整容請見《DFUN No.66 探索內在和諧的後療癒空間》】

 

 

曾志偉

成長於南太平洋的帛琉,由於原始叢林中繩活的經歷,讓他的設計作品透露出本能般的建築野性。曾獲得ADA新銳特別獎、遠東建築老屋改造特別獎及中國建築傳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