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淬鍊四年 「一一重構 楊德昌」 國家影視廳中心與北美館聯手策展全球首次最完整楊德昌導演回顧展

EDIT/Timmy Lo 「愛與希望之夢永不消逝」--楊德昌   一段萬件藏品的計畫之夢與延續 2019年,楊導遺孀、鋼琴家彭鎧立女士將一萬多件未曾公開的電影文物寄存於國家電影中心(現影視聽中心),當中完整保存銘刻著已故導演各創作階段的電影筆記、作品企劃書、劇本、書信、製作文件及眾多影音資料等。 影視聽中心歷經超過三年的時間,著手進行文物整飭、造冊、數位化,邀請兩位策展人與研究團隊協作,共同從巨量的檔案文獻中重新挖掘楊導的思維體系與創作密碼,並於北美館透過展覽以體現其創作脈絡。 展覽奠基於楊導的精彩傳世之作,及較少被提及之劇場作品,乃至尚未實踐的眾多計畫,透過七個主題:「時代的童年」、「略有志氣的少年」、「城市探索者」、「多聲部複語師」、「活力喜劇家」、「生命沉思者」、「夢想實業家」,重組其創作之多元母題,以嶄新視野回看楊導給予當代的遺贈。 彭鎧立表示,在未來楊導的回顧展也陸續有國際上的美術館及展館來接洽。她表示希望楊德昌導演的作品,藏品能帶著台北的故事,現代的精神,走向國際。   七大主題重構楊德昌 「時代的童年」回溯楊德昌的生命歷程(1947–2007),並交錯同時期重要國際事件,帶領觀眾了解其始終秉持之童年純真與對理想之熱切懷想。執此信念,他在生命中不同階段皆試圖對變動的世界做出回應,更於30歲後捨棄了在美國擔任多年的電腦系統軟體設計師職位,毅然決然返臺投入電影創作,嘗試從中呈顯其世界觀與理想。   「略有志氣的少年」以改編60年代臺灣社會案件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為核心,切入楊導作品的關鍵題旨之一「少年」;以少年作為隱喻,電影不僅觸及天真爛漫的情愛與憤世嫉俗的衝撞,更映現新世代在政治與社會瀰漫恐怖氛圍的年代下遭逢的頓挫。除了電影道具、工作文件手稿如角色設定、劇情因果關係結構、分場對白等,本區特別呈現未曾曝光之珍貴試拍影片;另也展示1980年代初,楊德昌導演生涯之始,以少年為題材的劇本,如《天才少年》以及《略有志氣的少年》等。   「城市探索者」由「城市」與「女性」雙線題旨交織而成,圍繞著《浮萍》(1981)、《指望》(1982)、《海灘的一天》(1983)、《青梅竹馬》(1985)至《恐怖份子》(1986)這幾部作品,其中描摹都會女性追尋自我過程中的現實與幻夢、失落與蛻變,觀者可循著楊導反覆附註謄寫的筆跡,在手稿中一窺每部片的多重版本。此外,展區中以七頻道影像,將擷取自上述電影的片段重新編排,組成時而呼應、時而錯落的影像篇章;而《恐怖份子》中角色「淑安」回眸照片分格張貼在牆、隨風飄動的經典畫面,亦於展場以大尺幅重現。   「多聲部複語師」企圖彰顯楊德昌於電影中,以音畫錯置,或不同聲音堆疊所建構的複數聲景。楊導受德國新浪潮電影導演韋納.荷索(Werner…

【一號人物】Tom Rook 專訪|黑與白的筆畫間,無數種觀看臺灣的方法

來自英國、久居臺北的 Tom Rook 以他的獨特視野,畫下不同凡響的街道插畫。他細膩而微的作畫風格,靠的是以長久時間去實地走訪所累積下來的,也因而讓他對臺灣有著迥異於在地人的觀察與思維方式。眺望整個臺灣,乃至世界上的更多城市,Tom Rook 以一隻代針筆,在黑與白的筆畫間,創造了無數種觀看城市的方法,也以他獨樹一格的眼,帶領大家欣賞臺灣那些「不完美的美」。

【一號人物】伊萊恩專訪|不只是蓋出居所,建築是一種創造

伊萊恩起初為了學習風水而來到臺灣,因緣際會在此停留,並獻給臺灣許多出色的設計。我們從幾個他的設計案例談起,並回歸到對建築「超越實用性」的理念所在。在臺灣美好的自然環境與開放的人文影響下,一起探究這位從西班牙遠道而來並選擇留下的建築師,與臺灣產生了怎樣的美學互動,他又如何把「超越實用性」這個貫串他職涯的理念,應用在世界上不同角落的設計當中。

我的創作靈感來自時間

「其實我的創作靈感來自時間。」—Sebastian…

完全不改變是危險的。

  「完全不改變是危險的,若認為巴黎美麗而不願去改變,巴黎就不能稱為一座城市,而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館。我不樂見巴黎變成一座博物館,她該是一個活躍的城市。」—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Benoît…

找出替代方式,而非淡化地域精神。

設計應是找出替代的生活方式,而非淡…

以簡單形式傳達深遠意義

我試圖以簡單的形式,傳達極其深遠的意…

跳脫安全範圍嘗試自身品味

我給客戶的觀念是跳脫安全範圍,並大膽…

裝飾最大的意義是觸及人的回憶

裝飾最大的意義,就是觸及人的回憶,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