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文創|創辦人徐莉玲:看見臺灣的「缺」—我們看見自己了嗎?

我們還在談文創嗎?「文創」是否還是當初定義的文創?時空倒回2006年,臺灣文化創意圈發生了一大撼動,代表八零年代的時尚傳奇—徐莉玲,離開職場十三年後,讓她憂心看見臺灣的「缺」,毅然復出創立學學,為臺灣文創產業投下重磅炸彈,以提供跨界學習/藝企媒合/產學交流平台為使命,以先行風範起風氣之先,然而,十五年過去,我們回頭請益學學,一同探問:臺灣文創的今日走到了哪裡?下一步又在哪裡?

 

學學副董事長 徐莉玲

 

「我們一直在尋找臺灣還缺什麼?希望用不同的方法、走不一樣的路,協助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最終與國際同步。」

 

重看「文創」前世今生,是否看見自己?

回溯學學成立的時代場景,亦是臺灣產業變革臨界的關鍵時代,行政院2002年於「國家發展重點計劃」的子計劃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計劃」,其靈感來自英國布萊爾內閣在1997年所推動的「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以及法國社會學家提出「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ies),兩者融合,而有了臺灣獨有的「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顧名思義,為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然而,「文化」一詞有諸多不同定義,但終回到問題核心:我們認識這片土地、認識自己嗎?

臺灣文創蛻變臨界—「整合者」最欠缺亦最為關鍵

徐莉玲有感當時文創產業振興法案條文大部份針對工廠活化的狹隘,更鑒於臺灣仍未跳脫工業代工、商業代理的框架;因而在協助政府進行範疇分類(共十六大產業別)之際,興起一念:「既然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應該是要振興這個「產業」吧!」更洞見文創推動最大問題—「整合」,文創不外乎建立在兩大支柱上,一是產業,是經濟的力量;另一是創意,是文化的力量,整體產業以文化創意加值引導工商業建立品牌,然而,臺灣最為欠缺的,正是如何跨域整合的關鍵角色。

 

學學匯聚在來自各方領域佼佼者,共同激起「跨界學習/藝企媒合/產學交流」的不同火花。圖為旅歐攝影家張雍工作坊。

 

首重人才鏈結 以跨界平台投下重磅震撼

不僅看見「整合」之缺,更憂心看見臺灣文創產業「人才匱乏」,因而動念成立學學,以其名取於《禮記》〈學記〉篇為核心價值—「教學相長,學學半」,學問是由一半學習與一半教學組成,讓課堂老師,也是另一堂課的學生,以這般交流邏輯,匯聚在來自各方領域佼佼者、創意人及一流師資,共同激起「跨界學習/藝企媒合/產學交流」的不同火花。

名人開課 臺灣文創全面甦醒的活躍年代

表坊工作坊頼聲川、攝影藝術家張雍、社會學家李明璁、資深媒體人張鐵志、平面設計師何佳興、燈光設計師賴雨農…,從文化、藝術、出版、設計、行銷、媒體等各領域數百位菁英人才,都曾在學學開課。學學深信文創產業是臺灣“品牌打造”和“培養品味”工程的產業,產業裡的每一個單項細分,都需要與其他行業進行跨界合作、垂直或平行整合,才能不斷自我完善與整體提升。因此,我們可以說學學的創立,標誌著臺灣文創全面甦醒的重要印記。

線上線下人脈串聯 跨界職能進修

學學始終走在核心價值上,近兩年,除了線下開設工作坊與業界師資合作之外,因應疫情,更發展線上學習課程,更促成線上線下的串聯交流;同時,觀察到學員面孔亦趨不同,進而看見「需求」與「目的」導向上的不同,如:不少海外工作者回台,希望能走入臺灣市場狀況、連結更多臺灣人脈;亦有60%以上學員來自各領域業界老闆,渴望更進階學習得到更多know how而來;然其共通點:從老師到同學雙方都在學學這個媒介下,形成community,彼此相互尋找更多業界合作的可能性。

 

全台首所美學實驗機構,啟發式教育引領從設計思考、創意啟發到藝術創作展覽策劃等,突破框架大膽思考。

 

今日文創已失全貌 學學始終初心 從教育扎根

然以「推波產業走向文創」為出發的重磅使命,回過頭來看今日所謂的「文創」,仿若已落入商品化開發,徐莉玲說到:「其實不太建議大家去使用文創字眼去模糊,這些商品並不能代表文化創意產業的全貌。」學學始終回歸「學習平台」初心,以「教育」、「顧問」雙向扎根,推動臺灣美學經濟,潛移默化引領臺灣走向超越體制的「全民美感教育」。

永遠尋找臺灣的缺 鬆綁體制挑戰「實驗教育」

「我們一直在尋找臺灣缺甚麼?」從育成角度,學學更像是一個知識串流平台,除了各領域精英在這裡跨界交流與業界合作外,學學更是師資全群集散地,長年與教育部進行藝術師資培訓合作,讓業界精英走入校園,十多年來,的確為臺灣藝術設計相關院校、系所的成長數據,有推波助瀾的重要地位。「當看見大學院所在美學培育方面是有大幅的成長,會更希望在初高中,大家還是不要只想在升學。」2014年底,臺灣通過教育部實驗教育三法,在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主持人鄭同僚教授鼓勵下,積極籌備相關計畫與申請,終在2017年成立學學實驗教育機構。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深入在地,以「色彩」作為認識家鄉「文化」媒介,看見自己的文化色彩。高雄寶山國小 偏鄉文化色彩課程

 

從適性探索到思考先決的啟發式教育

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的創立,成為臺灣第一所藝術、設計和美感的實驗教育機構,招收高一到高三學生,混齡、混課、跨越學校圍牆,不需紙筆測驗或大考門檻,猶如「體制外選修大平台」,並擷取國外藝術大學對「適性探索」的重視,將其融入課綱,同時透過「啟發式教育」,帶領同學以挑戰問題的思考方式,進而主動涉略知識,而非傳統記憶式的學習系統,「從一次帶學生與北藝大校長陳愷璜進行對談後,校長深感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都極具深度與挑戰,譬如,他們提問『藝術的本質是甚麼?』、『迷失方向,不知道為何創作時,該怎麼思考?』」這些探問的背後,同時也反應出,學學的師資群們每天所面臨的挑戰相對更多。

從色彩教育到文化識讀 看見自己的文化色彩

始終回歸學學教育扎根的初心,創立第二年,徐莉玲看見臺灣弱勢孩子的缺,因而希望推動臺灣弱勢偏鄉美感教育與文化色彩學習,成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創立起心動念的開始。
基金會以「無牆學校」方式滲透校園,從老師開始,真正深度走入偏鄉認識地方,再經過師資培訓課程,領著孩子走入社區,以「色彩」作為認識家鄉「文化」媒介,從日常生活或耆老長者互動介入,如一甕醃漬四十年老菜脯,到地方古蹟廟宇,甚或特色農作料理,讓一連串擴散效應一一展開,孩子們不但認識了家鄉、認識了自己的文化,更靈活運用所學會的文化色彩去改變校園色彩,進而擴散對社區和家鄉認同,最重要的,是重獲自我價值認同,不僅孩子,教師群們更是。

 

對徐莉玲而言,實驗教育機構不著重技術、更重概念思考,讓喜愛藝術設計的青少年,找到自我價值與發揮創意的舞台,為臺灣的美感教育持續注入新血。

 

文創的下一步:欣賞者教育

「這麼多年,我們還是原地打轉,臺灣一直在意有多少藝術創作者、設計創作者,臺灣整個學校體制都在培養創作者,可是,有個關鍵核心問題—創作者需要誰的支持才能存活?就是欣賞者。」徐莉玲語重心長地道破了臺灣文創面臨的最大阻礙,深深認為,臺灣若還在制式教育裡做創意監牢,沒有走出自己獨有的文化,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LifeStyle,即便經濟部、文化部、教育部各部門積極扶植菁英,倘若沒有欣賞群,沒有需求,產業要如何躍升?徐莉玲關注的,已不只是臺灣文創的下一步,更是整體臺灣的明日。

從時尚傳奇到文創先驅 不變的是對臺灣期許與傲骨

徐莉玲說起話來溫柔輕語,但目光犀利,敏銳洞見臺灣的缺、臺灣最深固的需要。然而,我們不難從她於中興百貨任總經理時期看見端倪,八O年代,她以國際眼光出發,栽培許多本土服裝設計師,攜手陳季敏、溫慶珠、陳彩霞等人打造臺灣品牌,同時將中興百貨推升為亞洲最具格調與識別性的百貨公司,直至九O年代,面對臺灣關稅下降,國際品牌排山倒海進駐百貨財團,終不敵時局,徐莉玲面對親手扶植的臺灣品牌怎可能全面撤換成國際名牌,於是,終以離開職場出國進修作為對時代的無聲控訴,或許,就是這股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期許與傲骨,讓今日的學學始終睿智走在與眾不同的道路。

 

徐莉玲

學學創辦人/副董事長。
曾任中興百貨總經理,栽培眾多本土服裝設計師,很多今日已經走上國際舞台,而她則選擇在事業巔峰,離開職場出國深造,與丈夫林伯實(台玻公司總裁)相識相戀,從此,回歸家庭整整十三年,或許,是丈夫讓她遠離忙碌商場,但後來卻是兒子讓她看見臺灣社會的需要,放不下社會群體美學教育不足的憂心,再次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