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日時分逛展、品飲、觀舞,來嘉義「舞食無刻.品生活節」
「2022舞食無刻.品生活節」即將於今年3月5日至3月27日在嘉義文創園區舉行。品生活節以「食」與「舞」兩大主軸展開,將「創意飲品」和「街舞」共同呈現,以雙引擎啟動運轉生活新風格。「飲迷」和「舞迷」將可以於品生活節體驗到一場從嘉義在地出發、輻射全國的五感文化旅行。

「GLAMPING 豪華露營」新型的戶外生活方式概念
Glamping 這個詞源於 "Glamour"(魅力)與 "Camping"(露營)兩字的縮寫,是「豪華」和「露營」的完美結合。豪華露營的興起,重塑了戶外生活的規則。除了近距離地擁抱自然,Glamping 更重視露營的美學和儀式感。

還是活生生的展覽品們 “Calculus of an infinite rot, part 1”
藝術節 The Rhubarb Festival 從 1979 年開辦以來一直是藝術實驗的搖籃,鼓勵探索藝術創作和表演的新可能性。今年藝術節的總監 Clayton Lee 攜手身兼設計師和建築師的 Andrea Shin Ling,在世界上最大而且歷史最悠久的酷兒大眾劇場(queer theatre)——Buddies in Bad Times Theatre 帶來這項別具特色的計畫《無限腐爛的演算,第一章》(Calculus of an infinite rot, part 1)。

靈感源於五行 看看這間風格燒肉店在設計上「遇火而生」
這間新的日本料理店是上海「弄設計」(NONG STUDIO)的新作品。整體設計靈感來自中國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從入口進去,能看到餐廳被劃分為了兩個用餐區,被中間的雙向玻璃酒櫃隔開,分別在意象上代表了壽司的「水」和燒肉的「火」。鑲嵌著發光的紅黃色縞瑪瑙的牆面,其他幾種材料和 LED 燈片組合在一起,散發「火」的感覺。「水」則溫柔唯美,以銀粉在牆上畫出類似水波紋的質感。

倫敦博物館即將搬家!看看它將帶來什麼樣的嶄新變革
在羅馬統治時代就落成倫敦牆旁邊,座落著一個到了倫敦值得一訪的景點—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不過它在今年底即將開始它的搬遷作業,屆時倫敦市民及整個世界必須要等到 2025 年才能與它重見。先來看看倫敦博物館目前對外透露了哪些設計上的變革,準備未來在新址上重生。

你正看著世上第一副能做成堆肥的口罩!利用設計兼顧環保和防疫
以設計和科技為本的公司 Pentatonic 旗下的口罩品牌 Masuku,發表了一款新的口罩—Masuku Daily Surgical Face Mask。由 Natalia Vodianova 設計,它不僅是保護力完全的醫療用口罩,還主打它的降解等級是可做堆肥(Compostable)。通常降解的標準可粗略分為: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bale)及可做堆肥(Compostable),能夠作堆肥的物料除了必須包含能被各類微生物分解的條件外,還要能提供土壤及植物生長的養分。

不用飛日本 MOMAT推出「Let's Talk Art!Online」體驗式項目
「Let's Talk Art!」是一個體驗式項目,參與者在主持人的指導下相互交流,從而加深對藝術作品和日本文化的理解。MOMAT一直在為美術館的參觀者開展這個項目,但是現在由於前往日本旅遊存在困難,美術館便推出了新的在線項目,這樣遊客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參與這個活動。
近期熱門
新刊上市
DFUN設計風尚誌2022春季刊 三月號 NO.80
|封面故事:www.狂想、未來、非同質.com|
設計的旅程就如同搭乘著高速列車,step by step一站接著一站,透過科技的發展運用,更讓設計的變化與進步速度飛快,電影像是《星際效應》、《銀翼殺手2049》、《IRON MAN》、《脫稿玩家》、《AKIRA》等等多部影像作品也早已在無形之中,給了我們每個人對未來生活與數位結合的想像,種子般植入每個人的心中,而現在因為疫情,也間接催生了科技的無限,元宇宙Meta來臨,區塊鏈與NFT變成年度話題,想像再也不只是想像,幻想逐漸具體、技術正在追上!我們正在快速抵達設計未來的一站里程碑!
本期《一號人物》專題邀請在各領域中已經早一步開始運用數位技術來設計的先驅,象徵設計宇宙中的領航員:房元凱、Krista Kim、彭冠傑、石岱芸、劉辰岫,討論不同形式的空間數位設計思考,如何運用科技的手法,例如AI、AR、VR、3D技術、虛擬空間的實例運用等,形塑未來對空間的生活想像,讓大家走近一探設計界滿滿驚人的創意能量,除了數位貨幣、NFT、元宇宙,還有什麼更多可能性?!
|本期特別內容|
▌專題《藝元想像》藝術視野與空間設計
伊日藝術 黃禹銘
TKG+ 吳悅宇
LIGHTWELL 李品濤
▌專題《設計導遊》用五感談空間
工一設計 張豐祥、袁丕宇、王正行
好氏研究室 陳易鶴
築內國際家飾總監 Grace
心理諮商師 蘇予昕
▌另特別規劃本刊專欄作家Zoe的紀念專輯單元《當空間與音樂天使的交響》:音樂和空間可以感染彼此嗎?獨家收錄15組對談設計師的感念與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