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g Pull Frens 計畫|一個創作人與收藏家共生的社群王國
藝術家Raimochi繼與張惠妹aMEI 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合作發行NFT之後,又接力與「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創辦人陳慕天合作,聯手打造NFT項目Rug Pull Frens (簡稱RPF),此為全台首創第一個可以為頭像命名寫故事的NFT-《Story Paper》。

【一號人物】Krista Kim 專訪|把真實世界以更好的姿態搬進元宇宙
隨著Facebook將品牌重整為Meta,也把元宇宙的概念拋到了大眾眼前,震撼了科技、藝術及許許多多的相關產業,NFT也隨之風生水起。Krista Kim是在這個領域創作的佼佼者之一,在多年前以社交軟體為本的Web 2.0才正爆起的年代,她對未來就早有了清晰想像。時至今日,她主導的多件作品已成了ART BASEL、蘇富比及數位交易市場所青睞的寵兒。當我們對曾經視為科幻的未來想像愈發清晰時,加密貨幣、NFT、虛擬實境,早就是Krista Kim創作的最佳利器。

2022《ARCHI PUNK建築叛客》全台設計美學界首創 NFT徵件競賽開跑!
敢不敢成為數位藝術市場下一個明日之星?認為自己有好設計、好想法卻不被看見嗎?有作品,但沒有管道上架到NFT平台或是根本還是NFT小白?2022 年 DFUN設計風尚誌、微生活NFTBoard、TnAID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 聯合三方主辦 《ARCHI PUNK 建築叛客》活動競賽,籌辦公開數位投稿、並為創作者發行NFT作品到全球性平台,期許透過一連串呈現,推廣NFT深入大眾,一起看見未來數位帶來的更多可能性,為臺灣設計界注入嶄新的創作活力。

「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看見與你記憶中不一樣的教科書!
你對教科書的印象是什麼呢?是那個學生時期的噩夢來源嗎?或是死板板的內容配上一眼都不想再看的內容?正在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展出的「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可能會顛覆你的印象!策展團隊「美感細胞」近幾年推動美感教科書計畫與教育設計創新,以大眾學習記憶中具有共感的詞彙「OPEN BOOK」為主題,邀請大家走入展場、翻開課本,重新看見這個時代孩子們的學習風景。

藍色詩意下的自然綺想舞曲!傳奇藝術大師Jean Schlumberger再次展現精湛珠寶設計手藝,邀請影后賈靜雯映襯Tiffany的絢麗光芒
究竟是珠影交錯,還是花影交錯?每每眼前觸及Tiffany珠寶,其形如花草,卻閃閃奪目。在傳奇藝術大師Jean Schlumberger的匠心手藝下,取自然元素為媒材的珠寶,彷彿帶領觀者走進不同一般世界的自然景域。此次Tiffany春季珠寶展,展場設計採用品牌主視覺玻璃設計穿透於入口,搭配全自然系花草元素點綴空間,沉浸式引領走進透光交錯的珠寶薈萃之中。

初春,用藝術品獻上輕快的圓舞曲 Bluerider ART「Waltz 華爾滋」 – 雕塑三人展
這次展出的三位藝術家中,分別以紙、鋼材、壓克力作為創作媒材。一進到展場中,首先能看見層層疊疊的紙懸於空中,《MONTCANUS 2022-010》是這次展覽最吸引人目光的一個作品,德國藝術家安格拉・格萊札(Angela Glajcar)特別為了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的空間所創作。《MONTCANUS 2022-010》一字源自法文與拉丁文的組合:Montagne 山、Vulcan 火山。紙張水平堆疊起如座山,孔洞卻如火山垂直穿過雕塑,透過紙張的重力與輕盈型態造成強烈對比,用手撕裂的痕跡通過層層疊疊的光線折射,讓光在紙上作畫,產生了戲劇性的光影效果,構築出的多重空間開啟觀者對四度空間的想像。也因「火山」的主題,他在這件作品用上的紙材色溫都比以往更偏暖色。

【一號人物】房元凱專訪|機器學習導入設計工作 自動生成打造高速未來
科技快速發展,以旋風之勢席捲人類的生活,科技不斷革新所有人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壟罩下,全面減緩人類在物理距離上的來回移動,更推動網路、數位、科技的大量運行,催生許多因時制宜的互動科技等。「設計」的存在,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回顧過去網路的發展脈絡,如何影響著全世界,改變所有生活模式,尤其當「AI人工智慧」概念提出,即提供了能夠無限延伸想像的世界,透過AI幫助人類邁向更好的生活,讓AI發揮數據庫大腦的工作效能,取代各個產業具有重複性、耗時的工作量,能夠將聚焦回歸到人類本質無法被取代的潛能、創意、情感表達。在疫情之前,便早先投入AI領域的房元凱,從事設計領域已大半人生,因其熱愛閱讀與研究新事物的特質,認識AI的無限可能性後,持續鑽研並致力於技術運用,推進設計產業的遠程未來。
近期熱門
新刊上市
DFUN設計風尚誌2022春季刊 三月號 NO.80
|封面故事:www.狂想、未來、非同質.com|
設計的旅程就如同搭乘著高速列車,step by step一站接著一站,透過科技的發展運用,更讓設計的變化與進步速度飛快,電影像是《星際效應》、《銀翼殺手2049》、《IRON MAN》、《脫稿玩家》、《AKIRA》等等多部影像作品也早已在無形之中,給了我們每個人對未來生活與數位結合的想像,種子般植入每個人的心中,而現在因為疫情,也間接催生了科技的無限,元宇宙Meta來臨,區塊鏈與NFT變成年度話題,想像再也不只是想像,幻想逐漸具體、技術正在追上!我們正在快速抵達設計未來的一站里程碑!
本期《一號人物》專題邀請在各領域中已經早一步開始運用數位技術來設計的先驅,象徵設計宇宙中的領航員:房元凱、Krista Kim、彭冠傑、石岱芸、劉辰岫,討論不同形式的空間數位設計思考,如何運用科技的手法,例如AI、AR、VR、3D技術、虛擬空間的實例運用等,形塑未來對空間的生活想像,讓大家走近一探設計界滿滿驚人的創意能量,除了數位貨幣、NFT、元宇宙,還有什麼更多可能性?!
|本期特別內容|
▌專題《藝元想像》藝術視野與空間設計
伊日藝術 黃禹銘
TKG+ 吳悅宇
LIGHTWELL 李品濤
▌專題《設計導遊》用五感談空間
工一設計 張豐祥、袁丕宇、王正行
好氏研究室 陳易鶴
築內國際家飾總監 Grace
心理諮商師 蘇予昕
▌另特別規劃本刊專欄作家Zoe的紀念專輯單元《當空間與音樂天使的交響》:音樂和空間可以感染彼此嗎?獨家收錄15組對談設計師的感念與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