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元想像】藝代傳承 型塑新未來|吳悅宇

PHOTO= TKG+

從小受藝術陶冶,對於審美也有與眾不同的眼光。曾於國外進修平面設計而後學成歸國的吳悅宇Shelly開設新的藝廊品牌TKG+。開拓不同於過去的嶄新路線,過去致力為臺灣當代藝術生根,現在更注重讓臺灣當代藝術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企圖跟未來新的藝術語言接軌。說到TKG+藝術空間的規劃,原來三層樓各自委由不同設計師操刀打造不同面貌。在迥異的風格空間中,每一檔策展都有新的變化。Shelly鼓勵藝術家勇於挑戰,從空間配置開始,試著用雙手為自己的作品創造舞臺。她分享:在TKG+,一個展覽的成型需要經過一年時間策劃,且每一檔的結束是一磚一瓦打破再重組。透過不同藝術家帶來的創作靈感,每次作品展呈與空間氛圍都是驚喜。對觀者而言,每個展覽都是不一樣的天地。

 

「藝廊都有一個既定模式,我們想做的就是突破這個框架。」

 

TKG+藝廊負責人暨藝術總監吳悅宇Shelly Wu|photo by ABOOK STUDIO

成立藝術品牌TKG+,擔任藝術總監,致力於臺灣當代藝術發展。母親耿桂英為耿畫廊創始人。而今TKG+已創設超過⼗年,臺灣中青生代在國際閃耀的藝術家:袁廣鳴、侯怡亭、蔡佳葳、何采柔、陳敬元等人都由TKG+代理。近年致力於經營畫廊延伸的實驗性空間TKG+ Projects,讓畫廊與新銳藝術創作者得以夠跨越既定框架、立場的場域,更⾃由地展演及創作。

 

綠葉最大值 次次為驚喜加乘

若將藝廊比喻為一間設計公司,Shelly分享每一檔展覽的背後,都要經過一年時間反覆溝通與規劃。只不過設計的客戶都是藝術家,而設計的空間都是同一個。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同個空間不停刺激出不同想像?她相信藝廊是負責將空間經驗分享給藝術家的角色,主導權則交由藝術家本身源源不絕的創意能量,讓他們用雙手為展覽帶來豐富的驚喜。

當初TKG+空間設立,初衷是想成為一個實驗性平臺。但當代理越多藝術家,一種逐漸制式化的模式開始出現,所以她決定每一次都要多一點點變化。Shelly娓娓道來:「其實大多藝廊都有一個既定的模式,但我們想做的就是去突破這個框架。」過去藝術家受限於空間架構,漸漸習慣一幅幅作品擺放皆依循規則與經驗,導致明明是展出不同的作品,氛圍卻容易一成不變。她認為藝廊的角色有脈絡、有主軸,或許可以磨練藝術家,學著掌握如何在空間中呈現自己的作品,給予藝術家一個改變的機會,讓他們自己「挑戰空間」。她分享,許多人都從小空間開始嘗試,當有機會到國外很多尺度大的空間展覽時,許多藝術家反而無所適從,不知從何運用,可能就會失去拓展海外藏家的機會。在國內,藝廊可以成為藝術家展現、練習的平臺,讓他們參與策劃一檔展覽的過程,加入自己的想法,激盪出的火花有時甚至比藝廊主想像的更能突顯作品的視覺美感。

吳耿禎 穿牆術|2021|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 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多元養分灌溉藝術眼界

國外許多藝廊,風格都很強烈,並不完全像臺灣常見的藝廊呈現白盒子狀態。讀書時期的Shelly吸取了許多藝術養分,曾在法國龐畢度中心看過一位法國藝術家的展覽讓她印象深刻,靈感來自美術館的牆壁常因展覽轉換色調,顏色層層堆疊。藝術家創作的過程是將牆壁一層層反覆刮掉,不停重複,最後刮出七彩色的年輪作品。用這個方式探究一個空間的脈絡,讓她非常感動,說道:「其實畫廊也是,如果真的一層層向下挖,那也是充滿了各種顏色,有點像古文物出土的感覺。」

若沒有細細品味可能會錯過,地下一樓TKG+和二樓TKG+ Projects的展牆都採用淺灰色,似白而非白。這其中的奧妙牽涉到色彩學。巧妙地運用灰色,其吸收性能夠稀釋暖光。在執行任何展覽時,其包容性比白色更多元,由於灰色比較不吃光的調性,透過光源變化能夠彈性營造任何氛圍。而TKG+的地下室空間相較於地上樓層,不易受自然光影響,方便運用特殊色調為背景。色彩的選擇通常搭配作品的特點,依據作品調性決定展牆顏色。顏色本身能傳達訊息,有些取自作品的撞色或基礎色調的相互呼應,來串聯不同風格與元素。除了顏色以外,二樓TKG+ Projects採用少見的大面開放式落地窗景,光線完全透入,有綠意的植物與都市高樓大廈的元素互相映照。對一些藝廊來說這可能是限制,但在TKG+ Projects反而值得藝術家挑戰,如何在自然光線下讓自己的作品為觀者帶來不同體驗?運用得宜的例子如近期剛結束的《繡燕與原林:邱承宏個展》,靈感取自棄置於山林間,隱埋的混凝土動物軀體進行的考察研究,透過技法以自然礦物和黃銅為素材創作,作品邀請觀者在面對綠意盎然與都市形象的窗景,反思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每檔展覽之所以需要為期一年的前置期,都是為了溝通與協調諸多概念與執行細節,以期最後能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呈現與觀展體驗。

繡燕與原林-邱承宏個展 |2021|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繡燕與原林-邱承宏個展 |2021|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2

 

互動藝術無限未來

空間的規劃也可以運用在藝術博覽會。雖然一般印象中藝術博覽會像商業導向的大市集,其中展呈作品效果不錯的仍所在多有。整體而言,博覽會依然是琳瑯滿目,讓參觀者快速瀏覽的狀態。有些藝術家原本沒有興趣參加博覽會,她也會鼓勵他們多多參與。框架雖然不會消失,有沒有可能在框架之下找出不同呈現的角度,讓每個場域成為一種挑戰自己用不同眼光看自己創作的練習呢?她舉例一次印象深刻的合作:藝術家何采柔參與2017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時,挑選三件跟觀者互動的作品展出。其中一件乍看是密閉空間的作品,只要觀眾進入展區達三分鐘,就可以換取一杯酒。每天想要體驗的觀眾大排長龍,平均每個人已經待超過三分鐘,單日平均人次高達2000人。何采柔的展區因此成為話題,她也成為當年展會上媒體、學術和收藏界的焦點,打開了自己的知名度,更讓國際藏家看見臺灣藝術家的才華。

Shelly分享:「在快時代下要留住欣賞藝術的人們是新的挑戰,互動性是未來的一大重點,想像藝廊未來的發展路線,相對於傳統畫廊行業都是新的嘗試。」沒有可以完全參考的模式,也代表著有無限的可能性。在新技術雨後春筍般萌芽的時代,她期許能夠帶著從過去傳承到現在的藝術力量,以及自身對於新趨勢的響應與追求,協同來到藝廊旗下的藝術家,共同描繪想像中藝術無限的未來。保持開放心態,期待虛實整合、多元藝術、NFT等,豐富且嶄新的藝術表達,每個人都可能是下一位先驅。

晚安,待會見。-蘇育賢個展|2021|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 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實體溫度傳承不止

數位時代下,她保留著傳承自母親始終看重出版品的傳統,多年來以紙本持續捕捉藝術的精華片段。儘管現在大家的觀看習慣都轉向數位平臺或動態影像,但網路上資訊流動速度太快,摸不到也感受不到。出版品仍是一直以來的堅持,紙本書籍有它的實體溫度,有其永久保存的價值,可以為每個當代藝術作品留下佐證。一檔展覽的展期有限,真正能看到的人也不夠多,而出版品便能成為展覽歷史文獻的紀錄。這也是為什麼她母親從三十年前就很重視出版品的原因,這份對產業的留存與熱愛從未停止。這幾年疫情之下,運用當代技術持續進行更多空間紀錄,用平面與動態的拍攝手法,不管是以線上的數位形式或是線下的紙本形式將整個實體藝術空間皆保存下來。數位永遠無法取代五感與藝術當面接觸的經驗,透過紙本出版品,希望能夠拉近藝術與大眾之間的距離。

PAGES (2021-20)-陳敬元個展|2021|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 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藝術生活息息相關 解放距離

「藝術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Shelly說著,在臺灣的教育中,藝術較容易被忽略或是可能被媒體誤導,似乎「藝術」兩字就代表了昂貴與觸不可及。沒有接觸過藝術的人習慣對於全新未知領域產生恐懼。而國外,藝術是生活休閒的一部分,例如當作週末家庭的親子活動,也能讓小孩吸收美學養分,藝術風氣非常開放、鼓勵藝術接觸多元化。反觀臺灣藝術氛圍較商業市場導向,以致於藝術讓人感覺有距離、不友善,因此她的核心使命與願望便是回到臺灣藝術領域,致力縮短藝術與生活的距離。希望至少藝廊團隊辛苦籌備的每檔展覽,用心規劃空間的每次成果,都能讓更多人被藝術療癒,透過藝術產生互動與交流。展覽鼓勵觀者展開心靈對話,讓人們對彼此更加了解,在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中,擁抱自己對美的感受,解放藝術與你我的距離,為自己生活帶來更多靈感。

Coming Together-蔡佳葳個展|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 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TKG+近期新訊

▌Coming Together:蔡佳葳 個展
信仰、地理、社會、自然與來去於人類世間的無常,是TKG+ 藝術家蔡佳葳歷年創作中鼓勵自身與觀者跨越思索的精神核心。本次全新發表「Coming Together」與來自世界多元地域的藝術家、創意工作者進行共創對話,協同創作與展出。
展期:2022.02.19 – 2022.04.30

▌那些年我們的藝術養成
參展藝術家:楊茂林、袁廣鳴、姚瑞中、涂維政、蘇孟鴻、侯怡亭、蔡佳葳、陳敬元
策展人:蔡明君
展期:2022.02.19 – 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