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居新概念 虹夕諾雅 谷關 推出續住優惠專案
EDIT / Timmy Lo PHOTO / 星野集團提供
星野集團旗下旅奢品牌,虹夕諾雅…

【一號人物】】地球永續危機已是加護病房等級|姚仁祿
TEXT…

【一號人物】用土地與環境跟永續對話|李應平
設計永續藍圖
TEXT=Maggie…

以藝術為線 驅動地球永續的風箏長飛|張逸羣
TEXT…

翻轉地方,文化是必須的根本
今年的強震讓池上成為全臺注目的焦點。在這特殊的一年,前有疫情起伏,後有地震發生,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仍在鄉親們的堅持下仍然準時舉行。明年的池上秋收即將邁入 10 週年,多年來致力於池上藝文活動的台灣好基金會,今年也集結了應他們之邀駐村的藝術家,策畫《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記錄這些跨領域藝術家在池上所獲得的啟發。台灣好基金會持續帶著大眾領略池上之美。透過今年的這些活動,我們將在一年的尾聲,為大家梳理台灣好基金會多年來在池上活動的軌跡,以及他們為地方帶來怎麼樣的改變。

兩大展區本週接力登場!2022 文博會在港都「群島共振」
散落於光榮碼頭週邊的展館,如在海洋中各自佇立的小島,以如航線般的輕軌連結,在創造與體驗間向外輻射震波,觸發「群島共振」,在熱烈島嶼親身體驗每一次的壯遊。被譽為亞洲最大文創盛事的臺灣文博會 2022 年移師港都高雄,以群島共振為題展開文化動態想像,主視覺透過強烈鮮明的表現手法回應本屆文博的性格,視覺元素扣連環海與群島意象,以交錯綿密的紋理結構出視覺上強烈的動態感受,由「共識」裡共振出更大的文化動能。

【一號人物】王斌鶴、王斌顯專訪|財金與設計×理性是感性的極致
因著科技的高速進步,既有的事物逐漸突破過往的框架,以各種不可思議的方式被結合了,呈現出更多創造性的機會與變化。以智慧型手機為例,我們在此前很難想像可以和其他人建立如此緊密又靠近的關係,也無法想像過去繁重瑣碎的工作,可以藉由如此微小的裝置分擔這麼多的作業。技術上的革新也同時改變了我們對事物的看法,看法的改變也同時產生了新的商業模式與合作型態。王斌鶴與王斌顯結合兩種截然不同的專業,持續在創意當中對撞出新的火花。

【一號人物】王采元專訪|物理系理性思維×承自父親的人文薰陶
從臺大物理系畢業的王采元,在畢業前踏入了室內設計領域學習,並於不久後開始接案執業。這些年來,她所遇到的挑戰不僅僅在跨領域上而已,年齡與性別也一同築出了一道難以翻越的牆。王采元在職業生涯中牢牢記著父親常說的話:「空間是長出來的。」,並且也在體制以外長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一號人物】黃子溱專訪|財金背景與直爽之心×溫潤如詩的空間設計
財金背景出身的黃子溱,在國外攻讀研究所時意外接觸了設計專業。後來走入設計界的她,現在不僅是建築、空間設計的設計師,還對軟裝抱有濃厚的興趣。除了財金背景帶來的成本概念優勢外,黃子溱還隱含了更多常人難以一眼看透的不凡。本專訪將從幾個她經手的特殊空間設計案件,爬梳黃子溱一路走來至今的設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