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痕美學!2023台北國際白色野餐11月盛大啟航

EDIT/Timmy Lo 從2014年開始的白色野餐已步入第九年,拿到法國正式授權更已有六年,從過往的城市推廣行銷至國際觀光旅遊,以永續生活,無痕美學為核心價值,主打活動結束後將攜帶的裝飾物、酒水、食物等垃圾帶走,更邀請大家成為綠色行動、環保永續的活動實踐家! 永續生活…

南門市場搖身變 首間「綠建築」新型態菜市場

EDIT/Timmy Lo 百年市場,南門市場乘載臺北人…

秋冬來場「慢悠森活」吧!虹夕諾雅 谷關秋冬二泊旅遊限定!

EDIT/Timmy Lo 星野集團在臺灣打造的首間奢華溫泉度假村「虹夕諾雅…

跨界酒藝,Lafon X Bar Impromptu 再創摩登「新老派」

EDIT/Timmy Lo 連獲4年獲得米其林一星的〈Impromptu…

輕旅好品味!出遊必備行李箱來囉!一起永續旅活趣!

EDIT/Timmy Lo 後疫情時代過去,旅遊的人潮也日益增加,行李箱的需求也是上漲,不管國內、海外度假旅遊,行李箱更是必不可少的配備之一。除了需要一個好拖拉、容量大的行李箱,輕巧、環保也是目前行李箱品牌追求的重點。 日式美學…

SAMSONITE【圓夢計畫】一年一度『砍價不砍樹』公益活動正式開跑!

EDIT/Summer Peng 隨著各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傳統工藝的未來 是復刻還是創新:「百納新藝,未來之境」展覽

TEXT/Yvonne、Summer 屬於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2023大溪大禧」已正式拉開序幕,今年一系列的關公慶生活動,主旨是邀請全大溪人都一起參與到這場文化慶典。其中在武德殿中設有「百納新藝,未來之境」展覽,這場展覽是由設計師吳亮儀擔任策展人,展示的不僅有傳統的繡片,還有用科技「復刻」的繡品,最後將時尚也結合進來,用繡品、時尚神明服為觀眾帶來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外,也在探討這些傳統工藝的未來可能性。 百納心意…

【雙週專題】2023春季刊回顧

今(2023)年的夏天特別炎熱,7月全球均溫多天創下新高紀錄,可說是「有史以來最熱的7月」。北半球熱浪來襲,越來越熱的夏天反映著人們對地球的傷害,一起跟著DFUN的雙週專題,拯救我們所居的星球。

淬鍊四年 「一一重構 楊德昌」 國家影視廳中心與北美館聯手策展全球首次最完整楊德昌導演回顧展

EDIT/Timmy Lo 「愛與希望之夢永不消逝」--楊德昌   一段萬件藏品的計畫之夢與延續 2019年,楊導遺孀、鋼琴家彭鎧立女士將一萬多件未曾公開的電影文物寄存於國家電影中心(現影視聽中心),當中完整保存銘刻著已故導演各創作階段的電影筆記、作品企劃書、劇本、書信、製作文件及眾多影音資料等。 影視聽中心歷經超過三年的時間,著手進行文物整飭、造冊、數位化,邀請兩位策展人與研究團隊協作,共同從巨量的檔案文獻中重新挖掘楊導的思維體系與創作密碼,並於北美館透過展覽以體現其創作脈絡。 展覽奠基於楊導的精彩傳世之作,及較少被提及之劇場作品,乃至尚未實踐的眾多計畫,透過七個主題:「時代的童年」、「略有志氣的少年」、「城市探索者」、「多聲部複語師」、「活力喜劇家」、「生命沉思者」、「夢想實業家」,重組其創作之多元母題,以嶄新視野回看楊導給予當代的遺贈。 彭鎧立表示,在未來楊導的回顧展也陸續有國際上的美術館及展館來接洽。她表示希望楊德昌導演的作品,藏品能帶著台北的故事,現代的精神,走向國際。   七大主題重構楊德昌 「時代的童年」回溯楊德昌的生命歷程(1947–2007),並交錯同時期重要國際事件,帶領觀眾了解其始終秉持之童年純真與對理想之熱切懷想。執此信念,他在生命中不同階段皆試圖對變動的世界做出回應,更於30歲後捨棄了在美國擔任多年的電腦系統軟體設計師職位,毅然決然返臺投入電影創作,嘗試從中呈顯其世界觀與理想。   「略有志氣的少年」以改編60年代臺灣社會案件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為核心,切入楊導作品的關鍵題旨之一「少年」;以少年作為隱喻,電影不僅觸及天真爛漫的情愛與憤世嫉俗的衝撞,更映現新世代在政治與社會瀰漫恐怖氛圍的年代下遭逢的頓挫。除了電影道具、工作文件手稿如角色設定、劇情因果關係結構、分場對白等,本區特別呈現未曾曝光之珍貴試拍影片;另也展示1980年代初,楊德昌導演生涯之始,以少年為題材的劇本,如《天才少年》以及《略有志氣的少年》等。   「城市探索者」由「城市」與「女性」雙線題旨交織而成,圍繞著《浮萍》(1981)、《指望》(1982)、《海灘的一天》(1983)、《青梅竹馬》(1985)至《恐怖份子》(1986)這幾部作品,其中描摹都會女性追尋自我過程中的現實與幻夢、失落與蛻變,觀者可循著楊導反覆附註謄寫的筆跡,在手稿中一窺每部片的多重版本。此外,展區中以七頻道影像,將擷取自上述電影的片段重新編排,組成時而呼應、時而錯落的影像篇章;而《恐怖份子》中角色「淑安」回眸照片分格張貼在牆、隨風飄動的經典畫面,亦於展場以大尺幅重現。   「多聲部複語師」企圖彰顯楊德昌於電影中,以音畫錯置,或不同聲音堆疊所建構的複數聲景。楊導受德國新浪潮電影導演韋納.荷索(We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