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插旗台北敦化!悍圖社書寫台灣美術史新篇章,強強聯手,攜手前進倫敦

TEXT / Emily H.

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將台北.仁愛館與台北.敦仁館合併擴充成台北.敦化館,並在2025年6月7日舉行盛大的剪綵儀式,也象徵著第二個十年由「巷弄文化」邁向「國際城市交流」的目標。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特地邀請瑞士藝術家Marck與美國藝術家Carol Prusa共襄盛舉,足看出走向國際的理想與野心。

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台北.敦化館舉行盛大的剪綵儀式(圖:Bluerider ART藍騎士)

 

《浴火雁行:悍圖社》反映藝術家對文化的關懷

在台北‧敦化館開館的第一場展覽是由台灣著名藝術家團體—悍圖社帶來的《浴火雁行:悍圖社—台灣美術史的生命書寫》”Rising in Fire: Hantoo Art Group-The Making of Taiwan’s Art History”。以受到時代風暴的洗鍊後仍維持自信與燦爛的「浴火」作為核心,開展此次的展覽作品。「浴火」象徵考驗、抵抗,即使在藝術弱勢時期他們仍然堅持創作,描繪生命的韌性並尋找自身定位。「雁行」代表群體的力量,悍圖社的成員之間獨有的「兄弟情」在藝術創作中發揮重要影響力,如同飛雁隊伍中互相支援的革命情懷。此次展覽展出13位藝術家逾50件作品,反映他們對社會文化的關懷與對歷史的解析。

《浴火雁行:悍圖社—台灣美術史的生命書寫》(圖:Bluerider ART藍騎士)

 

不忘初心,堅持創作屬於台灣價值的悍圖社

由13位台灣本土藝術家組成的藝術家團體—悍圖社,在台灣美術史上已經有了卓越不凡的成就。前國立美術館館長廖仁義表示,悍圖社之所以能在台灣美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是因為他們是目前唯一沒有銜接西洋美術史而創作的本土畫家。他們始終保持初心,以對社會的經歷作為靈魂而創作。藝術家們經歷了威權統治、社會轉型、全球化衝擊,環境的考驗及生命的淬鍊皆讓靈魂變得不凡,他們始終堅持藝術的獨立性及社會責任,藉由畫作與公眾對話。

隨著文化的演進及社會結構的變化,台灣藝術從早年的抗爭逐漸轉成對自我的認同探索,近年來全球化的思潮影響,更是讓藝術變得多樣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悍圖社以「捍衛圖像」作為核心成立組織,始終不忘初心,堅持創作屬於台灣的價值,並用畫作詮釋本土歷史。

悍圖社藝術家(圖:Bluerider ART藍騎士)

 

楊茂林

新系列作品《花落春未盡》象徵著65歲之後的心境,即使外表凋零,內心卻依然炙熱。以台灣特有原生動植物述說著對這片土地的關懷,作品更是運用舊木圓桌作為載體,將顏料刻進紋路中,入木三分的創作能量讓人驚艷。

楊茂林,《花落春未盡.黑熊百合摩斯拉》

 

吳天章

「攝影(快門)是過去式,但照片卻是永恆的」介紹自己的創作時,吳天章表示自己深受矛盾感吸引,華麗而荒誕、殘缺卻完整,他用強烈的對比述說對歷史文化的觀察與感受。

吳天章,《千鈞一髮》

 

陸先銘

利用榕樹紋理刻畫出的《老樹系列》,象徵生命的推進與自然的力量,陸先銘從它身上閱讀到與環境對抗的勇氣、努力生活的韌性與生命深刻的刻痕,象徵著人文與環境的巧妙融合。

陸先銘,《厚》

 

郭維國

以意識流與蒙太奇的手法繪製作品,巧妙運用水性及油性顏料,在畫布上呈現精湛卓越的藝術手法。新作《桃花郭三郎的閃亮進擊》以幽默的筆觸重現桃太郎與夥伴們前進惡魔島的經典場景,畫中對政治的隱喻令人會心一笑。

郭維國,《桃花郭三郎的閃亮進擊》

 

李民中

大膽的色彩使用讓畫作明亮鮮豔,此次展出的三幅作品完成時間分別坐落於早期及近期,不同的風格比較讓人可以一窺這位神祕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大量運用圓形筆觸,其中蘊含對科學及哲學的理解,讓人著迷。

李民中,《距離》

 

楊仁明

作品《想法和說法—來來回回的》利用色彩的對比及符號的結合,以抽象畫的方式呈現人類從起心動念到付諸行動的思考脈絡。「每個人都是藝術家」這是楊仁明的設計哲思。

楊仁明,《想法和說法——來來回回的》

 

連建興

作品少了西方的筆觸,那是他對自己東方文化的偏愛。他以魔幻寫實風格詮釋台灣山林動物的景象,桃花源的描繪展現了天地美好、溫馨畫意的意象,並營造了夢幻般視覺效果。

連建興,《夢土勘輿之獅山越踴——造境》

 

賴新龍

新作《我心中有一座夢幻島》象徵對自由、希望與歸屬感的渴望。細膩的筆觸象徵人生旅途的起伏,色彩的層次更是表達記憶與夢想的交錯。

賴新龍,《我心中有一座夢幻島》

 

唐唐發

在創作的途中奮力尋找有台灣價值的元素,最後鎖定傳統市場作為舞台,透過仿製的豬肉,展現追求生命的韌性,此次展出的作品《豬肉攤》展現市場的生命力與文化包容,挑戰傳統文化的可能性。

唐唐發,《豬肉攤》

 

涂維政

《遺跡化石》系列,製造出許多像化石的雕塑,使用來自台灣廢棄工廠的機械零件,不只展現關心環境的初衷,也將台灣工業化發展與勞動歷史轉變成化石遺跡,紀錄產業發展之餘,也以偽化石顛覆時間軸順序。

涂維政,《遺跡化石——巨獸牙化石1號》

 

鄧文貞

悍圖社唯一的女性藝術家,新作《下午茶》系列,以飲食文化與日常生活作為核心進行開展,將生活中常見的美食轉換為創作,以低彩度麻布刺繡表現食物溫度與質感,喚醒視覺、味覺的記憶。

鄧文貞,《下午茶》

 

常陵

「戰前準備」系列關注地緣政治及國際局勢:「如果發生什麼,你要準備什麼?」以幽默風趣、叛逆強烈的語言回應當下社會焦慮。

常陵,《戰前準備——東倒西歪進行式》

 

陳擎耀

《俄羅斯撒鹽哥》以幽默自畫像的方式探討政治造神現象。作品中隱含藝術家對於「政治預言」的看法,透過角色之間形象的投射,營造替換與被替換的矛盾感,也實現了眾人對其他角色的投影。

 

陳擎耀,《俄羅斯撒鹽哥》

 

「藝術的世界沒有國界。」

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的創辦人王薇薇感性地表示:「藝術的世界沒有國界。」目前在倫敦‧梅費爾、洛杉磯‧曼哈頓海灘、台北‧敦化、上海‧外灘都設有畫廊空間。這次悍圖社的展覽也即將在2025年10月16前進倫敦‧梅費爾舉行開幕典禮,將屬於台灣的文化推展至世界。

創辦人王薇薇感性地表示:「藝術的世界沒有國界。」(圖:Bluerider ART藍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