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參展藝術家烏蘇拉.畢曼,《聲海》2018。錄像裝置、科學儀器,19 分鐘。影像由藝術家提供。Ursula BIEMANN, Acoustic Ocean, 2018.Video Installation with scientific instruments, 19 mi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問題的開始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旨在結合生態系統的概念與其相互依存的結構形式。因此,我們將美術館與館外環境設想為一相互緊密關連的結構,透過展覽探索、描繪及研究不同的連結性與相互依存模式,以維持系統的活力。在本屆雙年展中,藝術、理論、社會和政治環環相扣,將有助於全面理解生態系統是如何產生,以及生態系統如何透過各種協作與適應變化而再生。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策展理念〉

人類始終面臨著環境挑戰,當我們透過科技發展不斷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我們也在保障這種相互依存關係上,承擔著更大的責任。為此不斷找尋禁得起時空考驗、新的永續計畫,讓人與其他生物得以存活。後人類世界儼然成為一間人類實驗室。藝術家在此扮演著獨特的角色,試圖開創新機制,思索新方法,優化生態系統中有機生物之間脆弱的相互維繫,以及其關係之中不可或缺的生物多樣性。

 

參展藝術家林從欣,《字花》2018。複合媒材裝置。藝術家攝於美國加州漢默美術館展覽「MADE IN L.A. 2018」,影像由藝術家提供。Candice LIN, La Charada China , 2018.Installation. Photo: Candice LIN, at MADE IN L.A. 2018, HAMMER MUSEUM, L.A.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何謂「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此論題探究自然生態系統持續演變的特質,以及這項特質如何被反映在藝術與機構的運作機制中。本屆展覽則欲審視系統理論如何體現在藝術與機構的運作上,並藉以凸顯各系統賴以維生的依存關係。

 

論壇講者瑞秋.薩斯曼,《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南極蘚 #1202-7B33 (五千五百歲,象島,南極洲)〉,2004–2014,中片幅負片數位彩色印刷,111.76×137.16 公分。影像由參展人提供。Rachel Sussman, The Oldest Living Things in the World: Antarctic Moss #1202-7B33 (5,500 years old; Elephant Island, Antarctica), 2004–2014, archival pigment prints from medium format negative film, 111.76×137.16 cm.Courtesy of the participant.

 

美術館的生態機制

若視美術館為一個生態系統,可以透過三種不同層次來理解:一是最基本的,美術館是個建築體,能優化其能源使用及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二是扮演融入社區與城市文化生態的社會文化角色;第三則是涉及全球觀點,肩負倡議宇宙萬物彼此相依之概念的機構角色。「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兩位策展人共同強調,基於前衛精神,美術館更強調一個可以提供新的模式及反思系統運作的全觀性方法。

 

展藝術家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噴霧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Henrik HÅ KANSSON, Inverted Tree(Reflected), 2018, Elaeocarpus sylvestris, steel, mirror glass, stainless steel, steel wire, wooden panel, hygrometer, irrigation system, misting system, dimensions variable © the Participant and TFAM

 

展覽、美術館的本質差異

一般展覽(exhibition)侑於展期的限縮,往往發展迅速,難以發揮持續且長期的影響力;相較美術館則能緩慢而有機地生發,細緻地回應周遭環境,並延續它的生命週期。同時,一個美術館如過於僵化地自限於建築體與概念本質的框限,它將會成為一個孤立的藝術沉思場域,無法接納生態系統持續的轉化、滲透與增生。兩位策展人將藉由本屆雙年展重新思考美術館(museum)的自身機制,並藉此主題深入探究包含「公民權自然化」及「民主化邊界」等社會議題。

 

 

2018 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吳瑪悧(中)、范切斯科・馬納克達(左)與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右)合影© 臺北市立美術館,陳泳任攝2018 Taipei Biennial Curators, Mali Wu (M) and Francesco Manacorda (L) with Director of TFAM, Ping Lin (R) ©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參展藝術家柯金源,《1993 臺北八里海岸嚴重侵蝕,碉堡地標變遷》,1993。攝影。影像由藝術家提供。KE Chin-Yuan, 1993 Sever Coastal Erosion Causing the Collapse of a Seaside Fortress at Bali Coast, Taipei, 1993. Photograph.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鄭波,《蕨戀 2》,2018。單頻道錄像,4K彩色、有聲,20 分鐘。影像由藝術家提供。ZHENG Bo, Pteridophilia 2, 2018. Single Channel Video, 4K Color Sound, 20mins. ZHENG B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參展藝術家朱利安.夏利耶《變質岩》,2016人造熔岩、熔化的電子垃圾 每座 170×30×30 公分 ©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Julian Charrière, Metamorphism, 2016, artificial lava and molten computer waste, 170×30×30 cm © the Participant and TFAM

 

 

 

 

展覽資訊

臺北市立美術館:【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2018台北雙年展

展期:2018-11-17 ~ 2019-03-10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策展人:吳瑪悧,Francesco Manacorda

 

參展者與參展團隊名單如下:

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Ruangsak ANUWATWIMON)、瑪莎.艾恬薩(Martha ATIENZA)、區秀詒、烏蘇拉.畢曼(Ursula BIEMANN)、阿列克斯.布爾達科夫(Alexey BULDAKOV)、張懷文+MAS微建築研究室、張碩尹、晁瑞光+臺南社區大學、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陳珠櫻+太陽能昆蟲生態箱工作坊、露西.戴維斯(Lucy DAVIS)、在地實驗、范欽慧、未來農夫、圖爾.格林富特(Tue GREENFORT)、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海倫.哈里森 & 牛頓.哈里森(Helen Mayer HARRISON & Newton HARRISON)、侯志仁 & 鄧信惠、蕭聖健、黃信堯、原轉小教室、柯金源+「我們的島」、柯艾桑南(KHVAY Samnang)、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林從欣(Candice LIN)、林芝宇-雜草稍慢、杜恩.林克拉特(Duane LINKLATER)、尼古拉斯.曼甘(Nicholas MANGAN)、茱瑪納.曼娜(Jumana MANNA)、非人類博物館(Museum of Nonhumanity)、菌絲網絡社會、打開綠生活、亞倫.瑟庫拉(Allan SEKULA)、瑞秋.薩斯曼(Rachel SUSSMAN)、薇薇安.蘇特(Vivian SUTER)、基隆河守護聯盟、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吳明益、趙仁輝以及鄭波。 (依姓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