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生意做的美麗!一窺時尚買手的真實生活

有一種職業介於服裝設計師與大眾之間,他除了要有引領時尚趨勢的勇氣、自信,同時也需要有一顆縝密的商業頭腦,更是將每一季設計師的最新概念想法帶入市場的關鍵幕後推手。這個職業,正是「時尚買手」。

在Multi-label shop大舉成立的時代,買手幾乎成了品牌經營成功的關鍵,這次團團邀請到國際高端時尚資深買手—黃小曼(Anita Wong)、喜事國際時尚集團創辦人—馮亞敏(Ms Yaming)展開一段「國際時尚買手的核心價值」的對談;同時,DFUN也在會後採訪並整理出幾大重點與讀者分享,從買手的真實日常、成為優秀買手的條件,到品味養成過程等等,就讓我們一窺這個神秘幕後工作「時尚買手」的真實生活吧!

首先,先來解開這場美麗的誤會

多數人對於「時尚買手」的印象,或許是從部落客、網紅發佈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平台上的貼文開始,甚至以為是一個只要時常到全球各地參加Fashion Show、到了夜晚與設計師、Model一起到Party狂歡慶祝,除住遍世界各地的五星級飯店外,不定時還能收到品牌公關品的爽爽職業。

不過,身為資深時尚買手的Anita跟馮亞敏都表示,其中,其中唯有到各地參與Fashion Show是他們的真實生活,因為工作繁忙的關係,他們在時裝秀現場幾乎是分秒必爭,不僅很少參與party,他們甚至也很少收公關品。細數一下,一名時尚買手大約每年要跑品牌時裝秀四到六次,每次長達兩至三個禮拜,每每參加完品牌時裝秀,了解每季各品牌的設計概念;而當大致掌握趨勢過後,接下來要思考規劃的是,要將哪些好的設計概念帶回去?而之中既要符合顧客需求,同時又要擁有引領潮流的潛力。Anita說:「這時,才是工作的開始。」

在極短的時間內需打理好許多細節,同時制定好下一期品牌策略走向並直接下訂單,除了需要強大的專注力,思緒亦要時刻保持清晰,因為下一站是與品牌端銷售人員談判的戰場,在一番周旋過後完成了訂單,通常也只想回到飯店休息。下了妝、戴上厚眼鏡、穿上寬鬆T-Shirt就這樣一路開始工作到深夜,而隔天又要打扮地美美的,再度奮戰到深夜,這才是時尚買手的真實生活。

Lead, Not to Follow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做生意,而不是美術館,只是如何把生意做得更美麗一點的問題而已。-資深時尚買手Anita

購物之外,更重要的是引領潮流,然而,又不能夠離大眾太過遙遠,這是Anita跟馮亞敏經常在思考的問題。而Anita也提到,希望大家瞭解到一名優秀的時尚買手,不能只擁有對於時尚的喜好及品味,一顆商業頭腦也是很重要的,在完成挑選進貨商品這項第一階段任務後,還要做後續追蹤,並看懂報表上數字背後更深厚的意涵,思考如何提升營業額;如此將感性與理性持續維持在一個動態平衡上,是一名時尚買手的重要功課。

成為一名時尚買手的條件?

買手是一個不斷與時間競賽的工作,而在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狀況之下,Anita認為,要成為一名時尚買手有6大條件:體力、耐力、專注力、敏銳度、分析能力以及突破創新的勇氣;在良好穩定的生理條件之外,敏銳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才有辦法從眾多品牌中挑選出適合的商品,而在縝密的計算分析過後,讀懂報表上數字之外的意涵,也才能持續引領潮流。

馮亞敏則是提醒想成為時尚買手的與會者,若是個性較為隨和的話,想成為買手可能相對具有挑戰性,因為想法很容易會被他人帶走;她認為,除了擁有熱忱、對新事物保持開放的心之外,買手需要有自己的個性及生活態度,在堅定自己的想法立場之外,也能為自身成敗負責。


品味的養成計畫從何開始?

馮亞敏認為,沒有時間便難以養成自身的品味,規劃且能善加利用時間的能力,是成就品味的關鍵之一。關於「品味的養成計劃」,Anita則認為,「品味」的培養來自先天條件與後天環境兩者持續創造出的一種敏銳度;儘管天生沒有強大的感受力,但透過後天的努力,像是去觀察、了解資深時尚買手的思維模式也會是一種培養品味的方式。

一次巴黎的相遇,讓兩位好友久別重逢,同時誕生了這場買手論壇。對於時尚買手而言,他們尋找的是一種能將日常實用性、商品價值與設計師獨特風格,三者完美融合的最佳平衡;然而,同時又該如何以獨到眼光將商品帶入市場並引領潮流,是他們需持續思考的難題,這些能力也正是由敏銳度與大膽勇氣所慢慢堆砌出來的超能力。

◎Photo:團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