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的旅遊指南


TEXT = 褚士瑩  PHOTO = 褚士瑩

 

記得與被遺忘之間

我有一位中學時代的同班同學,叫做朱偉仁,他自從大學畢業之後,就一直在經營安養機構,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這毋寧是一個奇特的選擇。我之所以知道,因為他收購的第一間,正是將我帶大的外婆,度過生命最後一段歲月的那家座落在台北市東區巷弄中的私立安養院。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走進過安養機構,但是我曾經在那裡花上好幾年的時間,直到外婆去世為止。我可以告訴你,那是一個非常奇妙的空間,介於生與死之間,平靜與悲傷之間,在記得與被遺忘之間,在外面的人不想進去,進去的人卻都無法出來。

 

房間內的牆上貼滿畫報,可從其窺知居住者的生活樣貌。

 

作為一個對於旅行充滿熱情的人,我時常有一個疑惑:為什麼旅行我們有旅遊指南,網路上有無數的遊記、食記、購物指南、省錢絕招,但是人生卻沒有這樣的一本旅遊指南,告訴我們關於這個空間的事呢?

 

每次進入這個空間都讓我覺得很不自在。一開始我以為是因為距離死亡如此的近,無法將視線移開,但是慢慢的我意識到,是安養院的空間,讓我覺得不自在。

 

提供尊嚴的設計

首先是味道。只要一走進這個空間,無論一天24小時,首先撲鼻的就是濃濃的刺鼻消毒水味,提醒著我這不是一個「生活」空間,因為生活的空間不會有這樣的味道,在真實生活中,我只有在醫院和公共廁所會充斥在這樣的味道中,而我無法想像在醫院或是公廁長期生活,但是安養中心確實是一個生活空間,所以我的腦子就混亂了。

 

然後是視覺。我記得很清楚那一堵分隔外婆升降床和照護人員起居室之間的牆。牆上有一片透明的大玻璃,窗戶兩邊的人,每一個人生活的分分秒秒都是透明的,甚至來訪的我,可以看見每一個人的一舉一動,我也被看見,在這樣的照護空間裡,無論任何角色,都要拋棄全部的隱私,毫無隱私的活著,讓我開始懷疑在嚴密監視下活著,是否比埋在土地下的死亡更有尊嚴。

 

能引進天光的中庭是個撫慰人心的場域。

 

雖然我的真實生活跟設計無關,但是從那一刻開始,每一次我走進照護空間,我就在腦海裡面想著:

「門口這裡可以放一盞芬香蠟燭,減少刺鼻的消毒水味。」

「那裡的窗戶白天可以打開,讓光線進來,即使臥床,也看得到日夜有明顯區別。」

「這個角落如果有一盆植栽,換尿布的時候就不會正對著隨時可能打開的門。」

我想像著如果臥床的是自己,我希望過著怎樣的生活。

 

空間裡的人生指南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一生就是一場大旅行,只是我們常常忘了,每一天都應該是一場小旅行。大旅行能夠精彩的人,每一天的小旅行也都知道如何活得精彩動人。可是人生的這本旅遊指南,寫得還真有點虎頭蛇尾,市面上的人生指南,最多的是育嬰指南,接著是親子叢書,然後是如何成為人生勝利組的攻略本,可是再來呢?

 

有誰告訴我們該如何過一個美好的老後生活?家屬如何跟需要長期照顧的家人走完生命最後一段或長或短的路?為什麼在這場開高走低的人生旅行上,家屬對於照顧自己的家人應該每天怎麼吃、怎麼穿、怎麼住、怎麼跟社工、看護相處,照顧者怎麼面對自己快速的體力跟腦力,還有逐漸升高的壓力,卻必須都在黑暗中漫長煎熬地摸索?

 

「團體家屋」(group home),在日本已成為失智症老人的主要照護服務機構型態。

 

【完整內容請見DFUN雜誌九月號

 


 

褚士瑩

國際 NGO 工作者,曾就讀於埃及 AUC 大學、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於緬甸撣邦主持農業轉作計畫近十年, 2012 年後轉任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金融組織的專門監察機構 BIC(銀行信息中心)緬甸聯絡人,著有《給自己的 10 堂外語課》、《美食魂》、「旅行魂」近五十本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