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祥號鐵皮刻字 鑿出大稻埕風華
「現在的年輕人很懷舊,很好啊!」—林柏占
穿梭於大稻埕的巷弄裡,一聲聲「鏘、鏘」聲響帶我們找到流傳百年的工藝。柏祥號鐵皮刻字位於民樂街,一旁轉角店鋪飄散陣陣魚丸飄香,同樣也是老字號的佳興魚丸店人聲鼎沸。「刻字請按鈴」幾個紅色大字釘在門口木牆上迎賓,揭開一段繁榮多彩的歷史記憶。

店鋪牆上掛滿了幾十年所累積下來的鐵皮模具。
敲鑿出過往時光
林柏占自青春年少的18歲開始敲刻鐵皮,至今已至從心之年,74歲的他以親切隨和的笑容迎接我們。說起鐵皮刻字的家族歷史,林柏占表示這是從日治時期便開始的家傳事業,從祖父至父親到現在,自己已是第三代。從業50餘載的林柏占熟捻地拿著鑿具在鐵皮上刻出一個個帶著手感溫度的鏤空字樣。

林師傅熟稔地敲鑿鐵皮。
說起從前鼎盛時光,林柏占眉飛色舞地像是在說著僅是昨日發生的事,「以前台灣的東西要外銷,那時還沒有貨櫃,從前茶啦、螺絲啦、布匹啦,都裝在木箱裡,上面的標示字樣就是要用刻好的鐵皮模具用墨汁沾毛刷,刷在箱子上面。」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轉變,鐵皮刻字的需求大幅減縮,如今僅剩國內的零星需求,例如瓦斯桶、滅火器和污水管上的字樣等,採訪當日林柏占正敲刻著「雨污混接管」這幾個字。

工作檯上滿是黝黑發亮的刻字工具。
潛移默化地流傳
對於鐵皮刻字傳統技藝的傳承,林柏占師傅以泰然開朗的心態接受時代的變遷。「也曾經有小姐來找我說要學,我說沒有辦法教,這個沒有前途啦!」因為見證了鐵皮雕刻的興衰,林柏占師傅認為手作工藝的消逝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可惜與否都是「顧好肚子」之後的事!即便是自己的孩子,林柏占同樣笑著說:「做這個不穩定,還是出去外面上班就好。」

林師傅自豪地展示其他店家請他鑿刻的招牌。
【完整內容請見《DFUN雜誌》2017年12月號】
柏祥號鐵皮刻字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173號
電話|2553-7726
營業時間|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