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異域風格找尋歸屬感


TEXT = Ashley Chen PHOTOS = 葉裕清

在台北炙熱的炎夏,隱於鬧區巷弄中,一座通往地下樓層的階梯一陣幽涼,昏黃色的光芒照亮樓梯的每個角落。辦公室裡厚實的木桌上還有張尚未完成的設計平面圖,再以木桌向四周延伸則能一窺葉裕清設計師的台北生活,貼滿一面牆的設計圖、直立式的衣架吊掛著十幾件皮衣、木櫃上一疊的牛仔褲和滿室的古董家具家飾,滿滿當當的空間如同葉裕清的人生閱歷,豐富且溫實。

殖民風格的歸屬感

自1998年起即旅居於泰國的葉裕清是室內設計師、家具家飾品引進者、餐飲業經營者,也是精品酒店的老闆 。自幼便經常旅行的葉裕清憶起1972那年是人生第一次出國,當時去的是新加坡和泰國,也是在那個時候,於南洋國家裡看到了許多西方殖民後所留下的建築,東方人看會認為有些西洋風味,而西方人則會認為有種東方氣韻,這般的建築即稱為殖民風格,以人做比喻來說,就是「混血兒」。當時葉裕清除了感到十分喜愛之外,自此也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情感連結,他甚至這樣表示:「在我11歲時,便覺得那是我上一輩子的住所。」

之後,因求學也曾至美國,卻仍在1997年開始計劃長居泰國,2001年因工作關係搬回台灣,甚至置產,這樣的經歷卻反而讓他更加決定了要留在曼谷,一晃眼至今離鄉已過二十年。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尋找靈魂的皈依,葉裕清離開家鄉跨越南海,卻在異地找到了歸屬之地,何其幸運。

 

每個作品都藏有旅行記憶

 「許多獨身旅行,都能增長智慧見聞與體驗!」

當被問到哪些作品是運用旅行經歷而成,葉裕清不假思索地立即說:「每一個都是!」,從未受過正規設計教育的葉裕清表示,所有的靈感來源除了來自書本或是網路,最多的依然是來自旅行經驗,「我是個用眼睛生活的人。」對於葉裕清來說,只要是在移動中,都能稱之為旅行,「因為你在行動中會看到不一樣的事物,而當中若是看到美好的畫面,我就會記在腦海裡,在下一次的設計中那些記憶片段就會被拿出來。」喜歡搜集生活中所有畫面並運用在設計中的葉裕清,所操刀的作品每一件都蘊藏著他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以Cabonchon來說,西方風格的建築外觀,卻配上了中式窗櫺,滿屋子來自世界各地的的古董及標本,混搭技巧在這個設計案中表現得幾近完美,無可挑剔。

 

葉裕清

1990年開立青聿頁設計公司,2006年在泰國曼谷開辦第一家精品酒店:The Eugenia (2007年成為法國羅蘭夏朵協會RELAIS & CHATEAUX成員);2012年開立第二家精品酒店+公寓:CABOCHON HOTEL & RESIDENCE (獲選2013年英國Condé Nast Traveler 雜誌新飯店 HOT LIST);2013年在台更跨足經營Maji Maji集食行樂廣場。

 

【完整內容請見DFUN雜誌九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