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設計・現代俠客行(上)
TEXT =Carrie Lin PHOTO =工藝中心
呼應2018 台灣文博會Body Making 手造工藝見證台灣之美,主題「從身體創造」,工藝中心參與文博突破展出形式框架,展出工藝半成品,和工藝師現場製品的過程,民眾透過實際與正在製作工藝的師傅互動交流,啟發雙方。DFUN 更是帶來嶄新觀點,特別找到現場魅力十足,吸引各界人士駐足的展演竹藝師許阿枒,進行深度專訪,許阿枒的工藝設計思維,翻轉民眾對工藝的既定印象,許阿枒打算十年跳表,做出具有台灣特色的竹工藝教育。
從身體創造 文博工藝啟發
文化是日積月累,需要你我努力一同去創造、共同去感受,工藝是一門身體力行的功課,工藝中心參與臺灣文博會帶來Body Making 手造工藝概念展,從身體創造回到人類基本感官的本質尋找創造力的線索。材料需生長多年,而技藝養成也需要時間沉潛磨練,人同樣經歷多年生活實踐與體驗,才能深化出貼近生活的提案。華山概念展以時間的全新角度策劃,由策展人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徐景亭設計師,帶來此次文博會亮點十足的匠師實際展演,呈現人與工藝、人與材料及工藝與時間的互動關係,透過工藝進程了解匠師的頂真精神。嚴選金工、漆藝、陶藝等創新工藝廠家,民眾透過實際與工藝師進行互動交流,理解工藝歷程並行銷推廣工藝日常用品,提升台灣優良工藝品的品牌價值。
竹藝師許阿枒 用設計做工藝
工藝師許阿枒Hsu Aya,於文博會精湛的演繹竹編製程,對設計的過程重新反思,對阿枒來說,最重要的課題在如何讓民眾建立起環境意識和文化認同。「設計出身的我,認為設計方法可解決當下竹藝傳承的窘境,因此開課是第一步,引導民眾看見傳統工藝的價值是我的畢生志業。」設計經驗超過十年的阿枒,接觸過平面設計和媒體業,他認為網路世代的青年要從事傳統工藝,應該拓展自己的視野,將工藝活動帶入日常生活,嘗試貼近目標小眾族群,再由這群人擴散,帶來實質上的影響力。亞洲人對竹並不陌生,自古以來使用竹材製作日用品。許阿枒用設計的方法去做竹工藝,運用在生活中,許阿枒說,大眾普遍的觀念是竹製品廉價,並且在40 多年前就逐漸被塑膠和不鏽鋼製品取代。但竹取自天然,無化學製程和添加物的竹器,損壞丟棄了也沒有破壞環境的疑慮。從改變觀念開始,也是人們走向永續環境的必經之路。
跟上時代 天然竹的設計行銷
許阿枒從小班教學開始,提供學員看待竹工藝的觀點。許阿枒說起學竹工藝的學生從二十到五十歲都有,北部相對於中南部便有極大的差距,中南部大多是退休族群,而北部學生則有一群年輕的文藝青年,喜好著自然素材工藝,或是想結合其他素材,竹的神奇魅力影響著每個人。推廣的設計,注重包裝,平面設計出身的許阿枒為竹工藝拍攝精美的視覺圖片,帶來行銷上的創新,拍攝出竹器的透光性,詮釋竹作之美,在社群網站上吸引年輕族群。透過網路的影響力,散發隱藏在照片裡的理念,循序漸進的餵養民眾竹編的生活運用、竹知識,竹文化。讓民眾從欣賞到認同,建立起與有榮焉的共同價值觀。這樣傳統工藝才能獲得一般人的尊重。
想看更多竹藝師許阿枒專訪請至:工藝設計・現代俠客行(下)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