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詩的棲居 專訪建築詩人曾志偉
TEXT = DFUN編輯部 PHOTOS=翁偉中、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FACEBOOK
詩意固然美好但虛無飄縹難以定義,然而在所有詩意建築的選擇裡,人們卻不約而同指向了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建築師曾志偉建築師拿下「第二屆ADA新銳建築獎(2014)特別獎」的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以及獲2015年「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建築獎」的大溪老茶廠。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
大溪老茶廠
將曖昧不明的詩意轉化成建築
究竟他的作品有什麼本事能將曖昧不明的詩意轉化成矗立在土地之上的建築?曾志偉說,如果要具體形容詩意,或許是一種歷史感,一種能讓人安靜下來的空間形式,比如說「自然」的元素便容易喚醒情緒上美好的感受,正面的方向,讓人不由自主舒坦下來。
但對他來說,他只是在規劃設計時將想象做出來,而「大溪老茶廠」跟「少少」則是具備一種外部與內在的時間差。簡單來說,建築是從外而內的過程,外在是吸,內在是收,所謂的時間差是抵達建築內部前必須先站在建築外的過程,而兩者之距在於前者與自己相處,後者則與自然共生,因此在城市裡人們期待室內外模糊的中介,但倘若身處絕對自然時,既不會受到外在干擾,而內外絕對的隔離也會產生令人安定的感覺,這就是少少與大溪老茶廠的狀態。
事實上,對曾志偉而言,他並不是先考慮了詩意才進行設計這件事,或許他也未必認為詩意存在他的空間之中,但有趣的是,詩意卻無所不在的穿梭其間。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
▎本文出自DFUN雜誌NO.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