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還能為我們做什麼?從居家色彩、永續建築到互動科技,各領域大師談心中的善念設計!
在普遍人們皆擁有一個安全穩定的住所時,人們對生活的渴求還有哪些?而設計還能為人們做到什麼?
當設計足以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之後,我們開始思考更高層次的精神面向,近幾年,關於「善」的話題更持續延燒至不同的專業領域當中;不過,究竟何謂「善念設計」?有人認為,美是善的根源,善必涵括了美;也有人覺得擁有良好的出發點,便屬於善念設計的範疇;更有人認為,對自然環境友善、成功改善人們生活便是善念設計的一種。
今年,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TAID)適逢創會50週年,特別舉辦室內設計國際論壇,邀請多位擁有各自專業背景的國際級大師,一同談彼此心中「善念設計」的模樣想像,為人們的未來照亮一條道路。
從居家環境著手 曙光青撫慰內在的不安定|Heleen van Gent
色彩擁有一股神秘的魔幻力量,它引導觀者情緒、帶領觀者到達內心的理想之地;而於居家環境氛圍當中,色彩的搭配運用更是尤其重要。每年,阿克蘇諾貝爾全球美學中心都會推出年度代表色,並發想一系列的延伸色調為居家環境帶來更多的靈感想像;這次,阿克蘇諾貝爾美學中心創意總監Heleen van Gent來到現場與我們分享前一陣子發佈的2020年度代表色「曙光青」(Tranquil Dawn)背後的意涵。
“What do we need in 2020? “在日常難以離開科技的現代,人們內心真正渴望的是什麼樣的生活?這是Heleen與設計團隊在思考2020年度代表色的過程中不斷反問自身的問題。然而,在歷經長時間與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設計師,針對全球趨勢進行觀察分析,以及走過米蘭設計週(Milan Design Week)等具設計指標性的展覽過後,一種介由綠色、灰色、藍色之間具有流動感的微妙色彩「曙光青」正式誕生。
「2020」為下一個十年的開啟之際,象徵著嶄新的開始,而選定讓人輕易聯想起「晨曦天空」的曙光青作為年度代表色的同時,也正是希望能夠藉此幫助人們重新找回與自然的連結關係,不讓科技掌握生活,再度擁抱生命的曙光!
打造醫療環境的完善體驗 盡心照顧所有使用者|Rita Soh
在選用永續建材之外,空間是否真正回應使用者的日常需求、帶有人文氣息的氛圍,同時也是RDC 建築設計院董事長Rita看重的部分。踏入建築領域已有30年的資深經歷的Rita,在醫療空間的規劃上也至少耕耘10年左右的時間,近幾年,陸續完成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樟宜綜合醫院主大樓與樟宜綜合醫院醫學中心的改造案;一路上秉持著“Heart-ware not just hardware.”的精神,提供病患、照顧者與工作者一個更為舒適的醫療環境。
在改造擁有30年歷史的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時,她將原先分散的空間重新緊密規劃在一起,連結內部空間、優化整體的護理工作流程,同時滿足病患與工作者雙方的日常需求;此外,也導入公共空間的綠色植栽工程,為生活注入一股活力。而在獲得GreenMark Platinum award與GoldPlus Universal Design award肯定的樟宜綜合醫院,則是採用東南亞村落(Kampong)的概念,每3間病房共同享有1個公共空間,便於擔任彼此的照護角色,以達到醫療空間使用的更大效益。
如同Rita所說的,“There is no happiness if the things we do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hings we believe in.”如果我們都能夠堅持做自己所相信的事,那社會終將更為美好。
以數位藝術 傳遞獨特的科技人文精神|豪華朗機工LuxuryLogico
豪華朗機工如同一顆結合藝術與設計的腦,他們持續向大眾拋出問題,同時也位居幕後不斷解決問題。他們是一個強調混種跨界的團隊,曾做過台北世大運《聖火裝置》、台中花博最醒目的裝置—由697朵機械花組成的《聆聽花開的聲音》,近期也剛完成府城流水席的超級豪華光電舞台;創立以來,便持續不斷以互動裝置,演繹獨特的人文科技精神,一次次打入人們的心。
朗機工取自英文的“logical”,因為意識到一件創作的完成,需要有分析、探討與整理,而選擇透過邏輯縝密的互動科技表現方式訴說主張。對於很多人而言,科技或許冰冷,然而,豪華朗機工透過種種對生活的幻想,為科技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成功延展科技的無限可能性;同時,在這缺乏「溝通與參與」的世代,他們將互助分享的精神注入作品當中,持續向我們傳遞更美好的設計價值。「以數位藝術喚醒人心,讓科技擁有人文溫度」,我想,這正是一種屬於豪華朗機工的善意。
回歸初心 以畫傳遞源源不絕的正能量 |優席夫Yosifu
過往的主流審美價值,使得優席夫在尋夢之路走得特別艱辛,但也因為那段經歷,得以使現在的他變得更加茁壯、成為照亮他人生命的一道光。現為國際知名旅英藝術家的優席夫,曾經因黝黑膚色、原住民身份造成對自我的不認同感,並經歷一段迷惘;直到參與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獲得意料之外的正面反饋,讓優席夫肯定自身的存在,而嚴長壽的一句話:「不要再畫西畫,縱使你畫的再好,那都是別人的文化。」逐漸讓他明白自身的珍貴價值。
在心境轉變之時,優席夫更透過畫作「我聽見自己的聲音 I hear myself」,不再拒絕告訴別人自己的誰,重新找回自己。現在的他,深信著”Never try never know.“(不試永遠不知道)的道理。至今,優席夫仍持續以原住民文化作為創作靈感來源,保持初心,投注於繪畫領域當中,帶給人們源源不絕的正面能量。也許,善念設計的核心價值,便是源於一顆純粹期盼帶給人們自信、快樂的心意。
◎Photo via:Daniil Silantev、Powen Group、優席夫、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上銀科技、riv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