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大揭密】遊歷四海的旅人建築師
TEXT = Chelsea Wu PHOTOS = 林棋錦
遊走世界各地的林祺錦建築師說道:「旅遊就是我的生活養分,而建築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一年至少會去三次旅遊的他,在旅途中「閱讀」著當地人的生活文化及建築語彙即是他與建築對話最直接的方式。那些在時間洪流下得以被保存下來的文化與建築形態正訴說著人與建築之間共同協調配合下的結晶。林祺錦以出走的方式去閱讀建築,讓人不免好奇這位旅人建築師的冒險經歷如何影響著他的設計態度與理念。
馬公機場計程車鋼棚
澎湖本就是一處充滿陽光、沙灘、海浪與仙人掌的觀光城市,因此林棋錦在設計車棚時希望透過風帆意象的轉化,讓旅客一出馬公機場,就彷彿親身揚著風帆、航行於不可預測的大海中,在燦爛陽光、熱情海浪的洗禮下,盡情享受競賽、速度的快感。
政大馥中
政大馥中住宅案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政大重劃區內,基地條件原本就屬環山圍繞小溪旁流的良好住宅環境,外觀一開始即以一個牛奶盒造型原型出發,依照需求在量體上開出大小不同的窗戶開口與露台空間,外觀以白色石材包覆,切挖的開口處則配上鮮明的橘色,如同被切開的蛋糕一般,顯現出內外切挖的痕跡,在完整的住家原型下呈現出獨特的多樣性。
青灣仙人掌公園
位於澎湖的青灣仙人掌公園,原為日據時代廢棄的軍事營區,青灣仙人掌公園裡遍佈滿地澎湖特色植物「仙人掌」,外型與澎湖的自然環境混融為一體,如同自然生成一般。
DFUN與林祺錦建築師展開一場遊歷世界建築的對話,旅行帶給這位熱愛冒險的建築師什麼樣深刻的體驗呢?
Q:對你而言,設計過程中什麼是最好的靈感養分?如閱讀、電影、旅遊……等,可舉例與我們分享嗎?
A:我去旅行。最常去的地方是泰國,東南亞國家給人無拘束的舒適感受,去到那裡我讓自己的身體和腦袋沉澱放空。我也帶團到國外去看建築,擔任建築解說老師,在這些經驗裡,我遇見的建築給我反饋是直接的,建築會受到形式及風格定義的束縛,但人的生活不該是這樣的,人的生活型態及對感知不該隨著建築形式而受拘束,因此在這些旅遊養分帶給我的靈感即是設計應該是以人為主的,建築師喜歡的風格不一定適合人們的生活,在這之間取得平衡以外,人與建築之間的互動與直接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Q:請用一句話說明設計之於你是什麼?
A:建築對我來說永遠都是新鮮的,遇到的地域不同,人事物不同,每一次都是新的感受跟挑戰。
Q:請舉例你最喜歡哪個國家的建築設計?原因為何?反觀台灣,你如何看待近期高跟鞋教堂的議題?
A:這是一個創造話題為初衷的建築,它忽略了考慮與周遭環境及產業鏈的協調與架構,可是議題會退燒,建築是長遠的,這個建築的思考過於狹隘,而這也是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需要大家共同來思考。
Q:在日常生活中,你認為你的職業病是什麼?
A:無論去到哪一個國家,走到哪個地方我都在看建築!在旅行的時候去觀察當地人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去了解當地建築與人之間的配合就是我旅行的方式了。
Q:如果不當建築師,你會想從事什麼職業呢?
A:我就是一直很想畫圖,如果沒當建築師,就是在美術系一直畫圖吧!
▎設計師簡介
畢業於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建築系(1996)、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1998)。曾任職陳克聚建築師事務所、林鎮鯤建築師事務所、華業建築師事務所等。曾獲第七屆遠東建築獎佳作(與王柏仁共同執行)。現為林祺錦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中國技術學院建築系兼任講師、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專家級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