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顧減碳與健康,與『綠洲 OASIS 室內蔬菜製造機』一起跟上全新蔬食風尚!
好在,最終我們所看到的『綠洲 OASIS 室內蔬菜製造機』十分成功,收到的客戶們愛極了這位定期出產健康蔬菜的小農夫。驚艷的群募贊助者告訴周信宏這台機器遠超出他們的期待,不僅實品跟照片中一樣漂亮,原本擔心幫浦會有過大噪音、機器很難組裝或蔬菜長不好,這些都沒有發生,反而在參與種植的過程中,確保自己和家人吃下沒有施用農藥的蔬菜,得到了一份安心的踏實感。

以城市景色作為內裝靈感, Aesop 台北 101 店新設計重新亮相
溫柔的粉橘色調,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鐵皮作為主要內裝,位於標誌性建築的 Aesop 台北 101 店以新設計重新開幕,店鋪的設計靈感來自從這座指標性大樓俯瞰臺北的城市景觀。整體空間以細緻排列的鋼壁打造而成,使人聯想起信義區交錯密集的建築語彙,也如同從觀景臺上所見-遍布城市中的金屬層板波紋材料,彼此鑲嵌。

【藝元想像】光之行者 藝術的節點|李品濤
有別於在臺灣行走多年的許多藝廊,近年才在臺北中山區落成的LIGHTWELL,前身是在南西商圈佇立50年的老房,經過主理人李品濤的重新檢視,找來跨領域的當代設計師、藝術家共同討論,為空間重新定位,轉化成現在獨一無二、首間結合「時尚選品店」與「藝術展覽空間」的新型態複合場域,空間中最獨特的一景是原生保留的老天井,陽光從天空自然灑落貫穿空間,加上藝術家高德亮的裝置藝術作品與天井融合,讓七彩光譜隨著自然光的變換之間,與藝術品對話、與觀者內心交換視覺感受。李品濤分享網路的蓬勃,許多事物都能數位線上體驗,唯獨藝術,只有親身感受才能感受其能量,LIGHTWELL規劃為複合式場域,也結合虛擬實境科技以及數位技術運用,便是希望能成為藝術與大眾之間新舊交錯的節點,打破距離,讓人們放下藝術遙不可及的印象。

【藝元想像】藝代傳承 型塑新未來|吳悅宇
從小受藝術陶冶,對於審美也有與眾不同的眼光。曾於國外進修平面設計而後學成歸國的吳悅宇Shelly開設新的藝廊品牌TKG+。開拓不同於過去的嶄新路線,過去致力為臺灣當代藝術生根,現在更注重讓臺灣當代藝術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企圖跟未來新的藝術語言接軌。說到TKG+藝術空間的規劃,原來三層樓各自委由不同設計師操刀打造不同面貌。在迥異的風格空間中,每一檔策展都有新的變化。Shelly鼓勵藝術家勇於挑戰,從空間配置開始,試著用雙手為自己的作品創造舞臺。她分享:在TKG+,一個展覽的成型需要經過一年時間策劃,且每一檔的結束是一磚一瓦打破再重組。透過不同藝術家帶來的創作靈感,每次作品展呈與空間氛圍都是驚喜。對觀者而言,每個展覽都是不一樣的天地。

【藝元想像】伊日蘊藝 自然而然|黃禹銘
步入位於內湖的伊日藝術計劃,遊走其間,彷彿空間與藝品正窸窣著、鋪展一條漫漫阿拉丁長毯,欲面向觀者娓娓訴說他們之間的故事篇章。以「伊日生活」深耕臺灣的總經理黃禹銘,旗下管理不少品牌如伊日藝術計劃、伊聖詩芳療生活館、一日茶道、伊日美學講堂等,他將對植物、藝術、生活的熱愛,化成所有環繞著生活美學實踐與傳遞的平台。對他來說,藝術的存在如同呼吸自然而然,隨著時間推移、心態與環境的變化,順應感受,貫徹在他所有空間的規劃,注重空間原本的調性與脈絡,設計時便特別保留歷史痕跡再以藝術品點綴,透過藝術品與空間的呼應再賦予嶄新涵義,讓藝術品與空間自然地對話,將話語權交回主角,藝廊本為載體……

DE BEERS JEWELLERS 高級珠寶展,「Natural Works of Art」系列美鑽亮相
台北101 De Beers Jewellers精品店於4月 6 日至5月8日推出「Natural Works of Art」一系列全新非凡美鑽匠心珠寶作品。此系列以其珍稀天然美鑽的超卓品質和精緻藝術美感,向大自然令人驚嘆的鬼斧神工致敬。天然鑽石古老悠久更勝於繁星,與地球演變的歷史緊密相連,鑽石穿越時光的獨特旅程,賦予了它們其他物件所無法相比擬的永恆意象,這一象徵意義在Natural Works of Art高級珠寶系列中得以非凡展現。

【一號人物】劉辰岫專訪|不執著形式,找出好敘事
沒聽過人嶼,也應該看過他們的作品,不管是將玉山山巒輪廓化作設計元素,抑或是將藥丸作為創作材料,每一個人嶼的創作都令人印象深刻,創辦人劉辰岫對於不斷實驗、不斷嘗試的實驗室手法,有一套自己多年來總結的想法。
近期熱門
新刊上市
DFUN設計風尚誌2022春季刊 三月號 NO.80
|封面故事:www.狂想、未來、非同質.com|
設計的旅程就如同搭乘著高速列車,step by step一站接著一站,透過科技的發展運用,更讓設計的變化與進步速度飛快,電影像是《星際效應》、《銀翼殺手2049》、《IRON MAN》、《脫稿玩家》、《AKIRA》等等多部影像作品也早已在無形之中,給了我們每個人對未來生活與數位結合的想像,種子般植入每個人的心中,而現在因為疫情,也間接催生了科技的無限,元宇宙Meta來臨,區塊鏈與NFT變成年度話題,想像再也不只是想像,幻想逐漸具體、技術正在追上!我們正在快速抵達設計未來的一站里程碑!
本期《一號人物》專題邀請在各領域中已經早一步開始運用數位技術來設計的先驅,象徵設計宇宙中的領航員:房元凱、Krista Kim、彭冠傑、石岱芸、劉辰岫,討論不同形式的空間數位設計思考,如何運用科技的手法,例如AI、AR、VR、3D技術、虛擬空間的實例運用等,形塑未來對空間的生活想像,讓大家走近一探設計界滿滿驚人的創意能量,除了數位貨幣、NFT、元宇宙,還有什麼更多可能性?!
|本期特別內容|
▌專題《藝元想像》藝術視野與空間設計
伊日藝術 黃禹銘
TKG+ 吳悅宇
LIGHTWELL 李品濤
▌專題《設計導遊》用五感談空間
工一設計 張豐祥、袁丕宇、王正行
好氏研究室 陳易鶴
築內國際家飾總監 Grace
心理諮商師 蘇予昕
▌另特別規劃本刊專欄作家Zoe的紀念專輯單元《當空間與音樂天使的交響》:音樂和空間可以感染彼此嗎?獨家收錄15組對談設計師的感念與感動
